《清平乐 葡萄棚下偶见》
时间: 2025-04-27 06:04: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累累珠串。倒缀藤儿软。等是那边红杏院。斜出墙头一半。窥邻小玉聪明。并州快剪轻盈。燕子不知细底,飞来误触花铃。
白话文翻译:
这串串的葡萄像珠子一样累累而挂,柔软的藤条将它们倒挂着。那边红杏的院子,斜斜地从墙头伸出一半。我偷偷地看向邻居家聪明的小玉,她用轻盈的剪刀快速地剪着花枝。燕子不知情,飞来时误碰了花铃,发出清脆的响声。
注释:
- 累累:形容多而聚集,像珠子一样。
- 倒缀:倒挂着,缀挂在藤上。
- 红杏院:指邻近的红杏树的庭院。
- 墙头:墙的顶部,形容红杏的枝条伸出墙外。
- 小玉:可能是邻居家一个聪明活泼的女孩。
- 并州:这里可能是指剪刀的轻盈灵巧。
- 细底:指燕子飞过时细小的花铃,形容燕子不知情的状态。
- 花铃:挂在花上的铃铛,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白凤,现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其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的深刻理解,风格清新而富有诗意。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作者在自家葡萄棚下,偶然看到邻居的小女孩与自然的互动,因而激发了创作灵感,抒发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与细腻的感受。
诗歌鉴赏:
《清平乐 葡萄棚下偶见》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将一个宁静的乡村场景展现在读者眼前。诗的开头便以“累累珠串”形象地描绘了葡萄的丰收,营造出一种丰盈的视觉美感。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邻家红杏,巧妙地用“斜出墙头一半”来表现自然的随性和生活的自由。小玉的形象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生动的气息,表现了生活中的天真烂漫。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中不仅有自然的描写,还有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燕子误触花铃的情景,既增加了画面的动感,也反映了自然中不可预知的趣味。整首诗以轻盈的笔调,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展现了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累累珠串:形容葡萄如珠子般垂挂,表现丰收的喜悦。
- 倒缀藤儿软:藤儿柔软,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的柔和与美感。
- 等是那边红杏院:引入邻近的红杏,体现人与自然的联系。
- 斜出墙头一半:红杏枝条的随意生长,表现自然的自由与奔放。
- 窥邻小玉聪明:小玉的聪明与活泼,增加了生活的趣味。
- 并州快剪轻盈:巧妙地描绘了小玉剪花的轻快动作。
- 燕子不知细底:燕子的无知,增添了自然的趣味。
- 飞来误触花铃:花铃的清脆声响,表现自然的音乐与活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葡萄比作珠串,生动形象。
- 拟人:燕子不知细底,使自然生物具有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如“累累珠串”和“倒缀藤儿软”,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景,同时也传递了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和热爱。
意象分析:
- 葡萄:象征丰收与美好生活。
- 红杏:代表自由与随性,增添生活的色彩。
- 小玉:象征纯真与活力,体现了人性的美好。
- 燕子:自然的象征,表现生活的趣味与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累累珠串”指的是什么? A. 葡萄 B. 红杏 C. 燕子
-
小玉在诗中做什么? A. 玩耍 B. 剪花 C. 读书
-
燕子误触花铃表现了什么? A. 生活的烦恼 B. 自然的趣味 C.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展现了对自然的描绘,但更多地表现了思乡之情,情感基调较为沉重;而许白凤的《清平乐 葡萄棚下偶见》则轻松愉悦,充满生活的乐趣。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现代诗词导读》
- 《诗词鉴赏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