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在梧桐》

时间: 2025-01-10 22:44:51

秋日在梧桐,转阴如急毂。

冥冥蔽中庭,下视今可暴。

高蝉不复嘒,稍得寒鸦宿。

百绕有衰翁,行歌待春绿。

意思解释

秋日在梧桐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原文展示:

秋日在梧桐,转阴如急毂。
冥冥蔽中庭,下视今可暴。
高蝉不复嘒,稍得寒鸦宿。
百绕有衰翁,行歌待春绿。

白话文翻译:

秋日的阳光洒在梧桐树上,渐渐变得阴暗如同急促的车轮。
灰暗的天空遮蔽了庭院,低头一看,今天的阳光显得如此刺眼。
高高的蝉声已经不再响起,偶尔能看到寒鸦栖息。
绕着庭院的,是一位衰老的老人,他在边走边唱,期待着春天的绿意。

注释:

  • 梧桐:一种树木,常用作诗中象征。
  • 急毂:形容阴云像急速旋转的车轮,暗示天气变化迅猛。
  • 冥冥:指昏暗、阴沉的样子。
  • 寒鸦:指在寒冷季节栖息的乌鸦,象征秋冬的来临。
  • 衰翁:年老的老人,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写秋日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春天的期待,反映了王安石对人生和自然更深刻的思考。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推行的新法旨在改革政治和经济,提倡实用主义,诗作风格简练而富有哲理。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他政治生涯的坎坷时期,诗中浓厚的秋意和生死轮回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秋日在梧桐》是一首描绘秋日景象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传达了诗人对季节更迭的思考。诗中“秋日在梧桐”开篇即设定了场景,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略显忧伤的感觉。随着诗句的发展,从“转阴如急毂”中可感受到秋天的阴霾压迫感,而“冥冥蔽中庭”则加深了这种阴暗的氛围。

接下来的“高蝉不复嘒,稍得寒鸦宿”描绘了秋季的静谧与凄凉,曾经热闹的蝉声已不再,寒鸦则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孤独。最后一句“百绕有衰翁,行歌待春绿”点明了诗人的心境:虽然眼前是秋冬的萧瑟,但仍然寄希望于春天的到来,期待生机与希望的恢复。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与情感交融,展现了王安石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理解,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日在梧桐:描绘了秋季的时节和地点,设置了清冷的背景。
  2. 转阴如急毂:形容天气的变化迅速,暗示了秋天的到来。
  3. 冥冥蔽中庭:描绘了阴沉的天空,给人一种压迫感。
  4. 下视今可暴:低头看去,阳光的强烈感,形成强烈对比。
  5. 高蝉不复嘒:蝉声不再,象征生机的消逝。
  6. 稍得寒鸦宿:寒鸦在寂静中栖息,带有孤独感。
  7. 百绕有衰翁:衰老的老人漫步其中,象征时间的流逝。
  8. 行歌待春绿:期待春天的到来,表现出对生命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转阴如急毂”,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天气的变化。
  • 拟人:通过“高蝉不复嘒”赋予自然界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共鸣。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探讨了人生的短暂与自然的变化,表达了在秋季的沉重感中仍然保有对未来的希望与渴望,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切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梧桐:象征秋天的到来。
  • 阴霾:象征忧郁和时光的流逝。
  • 寒鸦:象征孤独与凋零。
  • 衰翁:象征老去与生命的无常。
  • 春绿:象征希望与新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蝉”表现了什么情感? A. 生机勃勃
    B. 寂静与孤独
    C. 欢快的节奏

  2. “百绕有衰翁”中的“衰翁”指代什么?
    A. 年轻人
    B. 老人
    C. 小鸟

  3. 本诗所描绘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王安石 vs. 杜甫:两位诗人均在作品中描绘了对时光和生命的思考,但王安石更侧重于自然的描绘,而杜甫则多表现社会的动荡。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的时代背景对诗人情感表达的影响。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选》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