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寒宵对菊》
时间: 2025-01-26 04:19:02意思解释
声声慢·寒宵对菊
原文展示
雨侵帘额,露湿栏腰,剧怜遥夜凄凉。瑟柱华年,金风已报秋芳。玉台苦吟新句,奈生来不识东皇。漫思量。便瘦损恹恹犹怯清霜。陶令才归三径,好一壶秋水,香噀斜阳。短梦迷离,樽前旧事难忘。负却明珰翠羽,数佳期耐尽秋光。幽怀远,问谁家宵寂梦长。
白话文翻译
雨水侵湿了帘子,露水打湿了栏杆,令人怜惜这遥远的凄凉夜晚。岁月如柱,金秋的风已经带来了秋天的芬芳。在玉台上我苦吟新诗,却无奈生来不识“东皇”。我漫无目的地思量,身体瘦弱,依旧害怕清霜的侵袭。陶渊明刚回到三径,真想喝一壶秋水,享受斜阳的香气。短暂的梦境迷离,酒杯前的旧事难以忘怀。负担着明亮的珰饰和翠羽,数着美好的日子在秋光中渐渐消逝。幽远的心怀,问谁家夜晚寂静而梦长。
注释
- 声声慢:一种词牌名,常用于抒情。
- 侵帘额:指雨水侵入帘子,形象地描述了天气的寒冷。
- 金风:指秋天的风。
- 东皇:传说中的神仙,象征着知识和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家庆,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其词风清新婉约,富有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该词作于秋季,诗人在静夜对菊,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孤独,反映了在这寒冷夜晚的思乡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全诗以秋夜为背景,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开头几句描绘了雨夜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尤其是“瑟柱华年,金风已报秋芳”一句,既展现了岁月流逝的无情,又隐含了秋天的美好。
接着,诗人转入自我反思,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与思索。通过“玉台苦吟新句”,体现出诗人对创作的追求,但同时又感受到自己无力与“东皇”相识,暗示了对文人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后面的描写更加细腻而富有情感,陶渊明的“归三径”与“好一壶秋水”相呼应,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最后,诗人以“问谁家宵寂梦长”收尾,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与感慨,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惘。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雨侵帘额,露湿栏腰”:描绘了秋夜的冷清,雨露让人感到寒意。
- “瑟柱华年,金风已报秋芳”:感叹岁月流逝,秋天的来临带来一丝芬芳。
- “玉台苦吟新句”:表现了诗人对创作的执着。
- “奈生来不识东皇”:表达了对知识渴望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金风”比喻秋天的冷风。
- 拟人:雨水和露水似乎有感情般地侵入。
-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奈的思考,反映了孤独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雨:象征忧伤和孤独。
- 菊:象征坚韧和清高。
- 秋水:象征思乡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金风”指代什么季节?
- A. 春
- B. 夏
- C. 秋
- D. 冬
-
诗中提到的“东皇”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知识与智慧
- C. 爱情
- D. 亲情
答案: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陈家庆与李清照的秋天描写,李清照的词多表现女性细腻的情感,而陈家庆则更注重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