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归国谣 其二
残梦续。浪蕊浮花看未足。
容易晓鸦声促。泪痕销绛烛。
缸面酒鳞吹绿。醉来歌一曲。
何事近窗修竹。不教丹凤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与思绪。梦境还未结束,眼前的浪花和盛开的花朵似乎都不够令人心醉。清晨的乌鸦叫声催促着我,泪水已流尽,红烛也已熄灭。酒缸的表面浮现出绿色的酒花,醉意上涌,我想唱一曲。但是,窗外的修竹为何让我无心留下?不让那丹凤栖息在此。
注释:
- 残梦续:指梦境未完,仍在继续。
- 浪蕊浮花:形容海浪和花朵的美丽景象,心中却觉得不够。
- 晓鸦声促:早晨的乌鸦叫声催促着人,暗示即将离别或新的一天的开始。
- 泪痕销绛烛:泪水已流尽,红烛的光明也随之熄灭,象征着悲伤的结束。
- 缸面酒鳞吹绿:酒缸表面浮现出的绿色酒花,显示醉意的来临。
- 丹凤宿:指神话中的丹凤,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希望能留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之琦,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诗歌多描写个人情感及自然景物,具有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当时社会动荡,诗人心中难免对故土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家乡和往昔生活的眷恋以及对未来的不安。
诗歌鉴赏:
《归国谣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开篇以“残梦续”引入,暗示梦境中的美好与现实的无情,展现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接着,诗人描绘了眼前的景象,虽然是“浪蕊浮花”,却感到“看未足”,这表明诗人心中的失落感,仿佛无论外界的美丽如何,都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
“晓鸦声促”则带有一种催促感,似乎在提醒诗人时间的流逝和即将到来的变化。“泪痕销绛烛”则进一步渲染了情感的深度,泪水的流尽象征着悲伤的结束,但也是一种无奈的告别。
在醉意上涌的瞬间,诗人想要“歌一曲”,此时的他似乎渴望通过歌声来释放内心的情感。然而,面对窗外的修竹,内心的不舍却让他无法安心留下,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矛盾。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人生选择的迷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哲理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残梦续:梦境未曾结束,暗示对往昔的留恋与不舍。
- 浪蕊浮花看未足:虽有美景,但内心感到不满足,体现内心的空虚。
- 容易晓鸦声促:早晨的叫声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催促着人们回归现实。
- 泪痕销绛烛:泪水已干,红烛熄灭,象征着悲伤的结束和心情的平复。
- 缸面酒鳞吹绿:酒的醉意升起,表现出一种逃避现实的状态。
- 醉来歌一曲:渴望通过歌唱来倾诉内心的情感。
- 何事近窗修竹:对窗外的景象感到不舍,暗示着对理想生活与现实生活的纠结。
- 不教丹凤宿:让美好事物无法停留,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遗憾。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缸面酒鳞”,形象地表现出醉意的状态。
- 拟人:如“晓鸦声促”,赋予乌鸦催促的能力,增强了诗的情感。
- 对仗:如“泪痕销绛烛”与“醉来歌一曲”,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交织,展现了人生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 残梦:象征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不舍。
- 晓鸦:作为时光流逝的象征,提醒人们面对现实。
- 缸面酒鳞:代表醉意和逃避现实的渴望。
- 修竹:暗示着理想与现实的对立,代表着生命的坚韧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残梦续”是指什么?
- A. 梦境未结束
- B. 梦境已经结束
- C. 梦境变得美好
- D. 梦境中有悲伤
-
“泪痕销绛烛”中的“绛烛”象征什么?
- A. 生命
- B. 哀伤
- C. 美好时光
- D. 光明
-
诗人想要通过“醉来歌一曲”来表达什么?
- A. 对生活的满足
- B. 对现实的逃避
- C. 对故乡的思念
- D.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 《离骚》屈原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归国谣 其二》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而《静夜思》则更多地表达对故乡的直白思念。两者都展现了对故乡的深情,但表现的方式和情感的深度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周之琦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选读》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归国谣 其二》的全面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深厚情感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