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归国谣·闺思
作者: 魏毓兰 〔近代〕
深相忆。新恨旧愁眉上集。
心事有谁知得。绣花无气力。
芳树重重凝碧。楼台山色里。
惆怅此情难寄。断肠人独立。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深深地思念着彼此,新仇旧怨都聚集在眉头上。
心中的忧愁又有谁能理解呢?绣花的力气都没有了。
繁茂的树木凝聚着清碧的色彩,楼台与山色交融在一起。
惆怅的情感难以寄托,断肠的人独自伫立。
注释:
字词注释:
- 新恨旧愁:指新的仇恨和旧的忧愁。
- 心事:内心的秘密或忧虑。
- 绣花:这里指一种传统的手工艺,象征着女性的柔弱和无奈。
- 芳树重重凝碧:形容树木繁茂、绿意盎然的景象。
- 楼台山色里:指建筑与自然的融合景象。
- 惆怅:感到忧伤、失落。
- 断肠人:形容因思念而心痛的人。
典故解析:
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断肠”一词常被用来描述因思念而心痛的情感,表现出对离别的强烈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毓兰,近代女诗人,生于清末,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她的诗歌多描写女性的内心世界,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常常通过自然景色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
《归国谣·闺思》写于动荡的时代,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去的惆怅情感交织在一起,背景中隐含着对家庭和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归国谣·闺思》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思念。诗的开头“深相忆”便揭示了思念的主题,紧接着通过“新恨旧愁”表露出深沉的内心纠葛,显示出时间的流逝并未能抚平心中的伤痛。随后“心事有谁知得”更是强调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表达了对理解与倾诉的渴望。
“绣花无气力”一语,暗示着因思念而失去生活的激情,手中的绣花成为了无力感的象征,折射出一个女性在情感面前的脆弱与无奈。接下来的景象描绘“芳树重重凝碧”和“楼台山色里”,则用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构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孤独。最后一句“断肠人独立”,则以极富感染力的形象,突显了思念的深邃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魏毓兰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深相忆:初句即点明思念的深切,表现了离别后思念的力量。
- 新恨旧愁眉上集:表达了思念中夹杂着新的痛苦与旧的忧伤。
- 心事有谁知得:质疑理解自己的心事的人,突显孤独感。
- 绣花无气力:以绣花为意象,象征因思念而对生活失去兴趣与活力。
- 芳树重重凝碧:描绘自然界的美,增添了环境的情感色彩。
- 楼台山色里:展现了景色的优美与诗人内心的矛盾。
- 惆怅此情难寄:表达了情感难以寄托的无奈。
- 断肠人独立:以“断肠”形象化思念的痛苦,进一步强化情感的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绣花无气力”,将情感与手工艺联系,表现内心无力。
- 拟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使其情感化,反映内心情感。
- 对仗:诗句之间有较强的对称关系,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以思念为主题,探讨了离别带来的痛苦与内心的孤独,表达了对故乡、爱情的深切怀念,体现了女性在情感面前的脆弱与敏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树:象征青春、生命与希望,同时也代表思念的滋长。
- 楼台:象征着归属感与安全感,反映内心的渴望。
- 碧色:代表宁静与美好,但在诗中却成了孤独的背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新恨旧愁”指的是什么?
A. 新的仇恨和旧的愁苦
B. 新的快乐和旧的悲伤
C. 新的友情和旧的爱情 -
诗中“绣花无气力”表明了什么?
A. 生活的乐趣
B. 对生活的失去兴趣
C. 对未来的期待 -
诗中“断肠人独立”意味着什么?
A. 内心的快乐
B. 对爱情的绝望
C. 对生活的满意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对比魏毓兰的《归国谣·闺思》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女性在思念中的柔情与无奈,但魏毓兰的诗更显愁苦,李清照则有更多对过往的怀念与乐观情绪。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反映内心情感,展现了女性独特的视角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女诗人研究》
- 《魏毓兰诗词选》
- 《清代女诗人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