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宴张别驾新斋》
作者:孟浩然
世业传珪组,江城佐股肱。
高斋征学问,虚薄滥先登。
讲论陪诸子,文章得旧朋。
士元多赏激,衰病恨无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张别驾的敬重与怀念。诗中提到世代传承的美德和事业,江城的友人则是支撑和帮助。高高的书斋里渴望求学问,但感觉自己学识浅薄,无法出类拔萃。与朋友们一起讨论学问,往昔的文章和友谊依然在心。士人们的赞赏激励着我,但因身体衰弱而感到无能为力。
注释:
- 世业:指世代相传的事业或家业。
- 珪组:古代用以象征权贵的玉器,代表着高贵的家世。
- 江城:指长江沿岸的城市,这里可能是指作者的家乡或友人所在之地。
- 高斋:高大的书房,表示诗人对学问的追求。
- 虚薄:形容自己学识不够深厚或肤浅。
- 士元:士人或知识分子的代表,指具有才能的人。
典故解析:
- 股肱:比喻辅佐之臣,通常指那些在事业上给予支持的人。
- 虚薄滥先登:表达了对一些人学识的质疑,暗指那些肤浅却能先行的现象,反映了对社会中浮夸风气的不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歌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相结合而闻名,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惜。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孟浩然晚年,正值他身体逐渐衰弱,感受到人生的无奈与落寞。诗中表现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及对自身学识不足的自省。
诗歌鉴赏:
《宴张别驾新斋》是一首蕴含深情的诗作,诗人在对朋友的敬重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开头两句提到的“世业”和“江城”,不仅传递出对传统家族事业的重视,也暗示了友谊在他生活中的重要性。随后,诗人对高斋的渴求和自我怀疑,使得整首诗在追求与失落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两句则表现出士人之间的相互激励与支持,同时也流露出因衰老与病痛而感到无奈的情感。整首诗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孟浩然的诗歌风格与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世业传珪组:诗人提到家族的传承与荣耀,强调传统的重要性。
- 江城佐股肱:表明友人的支持,使得诗人的事业得以发展。
- 高斋征学问:表现出诗人对学问的渴望与追求。
- 虚薄滥先登:表达对社会风气的无奈与对自身能力的自省。
- 讲论陪诸子:强调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 文章得旧朋:暗示通过旧友的帮助,自己在文学上有所成就。
- 士元多赏激:表现出理想中的士人互相激励的情景。
- 衰病恨无能:诗人感到身体的无力与对理想的渴望形成对比。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整首诗节奏感强。
- 比喻:用“股肱”来比喻友人的重要性,生动形象。
- 隐喻:通过“高斋”隐喻对知识的渴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突出了友谊的珍贵与学问的追求,同时展现了因衰老而感到的无奈,表现了孟浩然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斋:象征着对知识的追求与理想。
- 江城:代表着友谊与归属感。
- 士元:象征着理想中的知识分子群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股肱”指的是: A. 身体部位
B. 朋友的支撑
C. 家族事业 -
诗人对自身学识的评价是: A. 崇高
B. 虚薄
C. 学识渊博 -
“衰病恨无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衰老与无能的无奈
C. 对友谊的珍惜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送元二使安西》与《宴张别驾新斋》均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但前者更注重于对未来的展望,而后者则更多体现出对自身境遇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孟浩然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