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岳》

时间: 2025-01-11 01:23:30

高鸟何尝尽,良弓已弗存。

西风捲归旆,朔雪暗中原。

桧色犹含愧,湖波不洗冤。

当年莫须有,翁仲寂无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鸟何尝尽,良弓已弗存。
西风捲归旆,朔雪暗中原。
桧色犹含愧,湖波不洗冤。
当年莫须有,翁仲寂无言。

白话文翻译:

高飞的鸟儿何时才能尽数归来,而我那良好的弓箭却已经不复存在。西风卷起归帆,北方的雪花在原野上愈加黯淡。苍桧树下的色彩依然让我感到羞愧,湖水的波澜却无法洗去心头的冤屈。往年那些虚无的事物,如今的翁仲雕像却沉默无言。

注释:

  • 高鸟:指高飞的鸟,象征自由与归属。
  • 良弓:指好的弓箭,象征力量与能耐。
  • 西风:具有归乡的意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归去。
  • 捲归旆:意为卷起的帆,象征离别与旅途的结束。
  • 朔雪:指北方的雪,暗示了严寒和孤寂。
  • 桧色:指桧树的颜色,象征坚韧,却也与愧疚联系在一起。
  • 湖波:指湖面的波纹,象征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纠葛。
  • 翁仲:古代的一种神像,象征守护与无言的诉说。

典故解析:

  • 翁仲:古代雕刻神像,象征忠诚与守护。诗中提到翁仲沉默无言,使诗人对过往的感慨更加深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尹廷高是元代的一位诗人,其诗歌作品多以抒情见长,语言清新,意象独特,常常表达对人生、历史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

《西湖岳》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文化变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西湖的描写,寄托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追怀与对历史变迁的反思。开头的“高鸟何尝尽,良弓已弗存”即直接表达了对失去的感慨,鸟儿高飞而去,象征着自由与理想的追求,而良弓的消失则暗示着力量与能力的丧失。接着的“西风捲归旆,朔雪暗中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加强了孤寂与凄凉的氛围。

后两句“桧色犹含愧,湖波不洗冤”则将个体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在一起,桧树的颜色带来了羞愧感,而湖水的波涛又无法洗尽内心的冤屈,表现了内心深处的纠结与无奈。最后一句“当年莫须有,翁仲寂无言”则寓意着往日的虚无与无言的叹息,令人感到一种历史的沉重感。

整首诗在意象的使用上极具层次感,通过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读后令人感慨不已。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高鸟何尝尽”:何时才能完全归来,表达对逝去岁月的追忆。
    2. “良弓已弗存”:曾经的力量与能力已经消失,暗示个人命运的无奈。
    3. “西风捲归旆”:西风卷起归帆,象征着离别与归乡的愿望。
    4. “朔雪暗中原”:北风中的雪,暗示着寒冷与孤独。
    5. “桧色犹含愧”:苍桧树仍然让人感到内疚,暗示内心的负担。
    6. “湖波不洗冤”:湖水无法抚平内心的冤屈,情感的纠缠依然存在。
    7. “当年莫须有”:往年的事情或许只是虚无的想象。
    8. “翁仲寂无言”:翁仲雕像沉默无言,象征着历史的无情与个人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内心情感,如“湖波”象征内心波动。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如“桧色犹含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与内心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对历史变迁的反思,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整体情感基调沉重而感伤。

意象分析:

  • 高鸟:象征自由与理想的追求,代表对过往的怀念。
  • 良弓:象征力量与能力的象征,暗示对自身力量的失落。
  • 西风、朔雪:自然的象征,反映内心的孤独与凄凉。
  • 桧色:象征坚韧与愧疚,反映内心的复杂情感。
  • 湖波:水的象征,代表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纠葛。
  • 翁仲:古代神像,象征守护与无言的叹息,承载着历史的重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高鸟”象征着什么? a) 自由与理想
    b) 失落与孤独
    c) 家乡与归属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良弓已弗存”表达了诗人对____的感慨。

  3. 判断题:诗中“湖波不洗冤”意味着内心的痛苦可以通过时间得到解决。
    对 / 错

答案:

  1. a) 自由与理想
  2. 失落与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对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感慨,但更突出国家兴亡与个人处境的关联。
  • 李白《将进酒》:则以豪放的情绪表现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与尹廷高的沉重感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