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淡云疏雨护清虚,藓壁苍林石径纡。
踏遍招提三百二,逢人惟说藕花居。
白话文翻译:
清淡的云朵和稀疏的雨水护卫着这片清幽的天地,青苔覆盖的墙壁,苍翠的树林,蜿蜒的石径。走遍了三百多处的招提(寺庙),遇到人时我只说这里是藕花居。
注释:
- 淡云疏雨:指轻薄的云和稀疏的雨,营造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
- 护清虚:保护这片清幽的空灵之地。
- 藓壁:长满青苔的墙壁,象征着自然的生机和时光的流逝。
- 苍林:苍翠的森林,表明环境的幽静。
- 石径纡:蜿蜒的石头小路,显示出游览的曲折和悠然。
- 招提:古代寺庙的名称,指的可能是佛教寺庙。
- 藕花居:指荷花盛开的地方,象征着清雅的居所。
典故解析:
“招提”在古代是指寺庙的名称,此处可能隐喻诗人对佛教和禅宗的向往与追求。而“藕花居”则是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藕花象征着纯洁和美好,代表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渐逵,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关怀。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描写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渐逵游览西湖时,表现了他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西湖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吟咏。
诗歌鉴赏:
《藕花居》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佳作,诗人以淡云疏雨为背景,塑造出一个清幽的环境,给人一种静谧和宁静的感觉。诗中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尤其是“藓壁苍林”与“石径纡”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古朴而又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仿佛让人身临其境。
而“踏遍招提三百二”的自述,显示出诗人广泛的游历和对美景的追寻,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洒脱与自在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逢人惟说藕花居”,则是诗人对这一美好居所的珍视与向往,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在用词上清新自然,意象生动,既有视觉的美感,又有深厚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将西湖的美景与自己的心境完美结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淡云疏雨护清虚:描绘了一个清幽的环境,云朵轻薄,雨水稀少,这样的天气让人感到宁静。
- 藓壁苍林石径纡:青苔覆盖的墙壁和苍翠的森林,加上蜿蜒的石径,共同构成了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
- 踏遍招提三百二:表达了诗人游览了许多寺庙,暗示他对文化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 逢人惟说藕花居:说明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喜爱,愿意与人分享这份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比作清新宁静,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淡云疏雨”、“藓壁苍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藕花象征着纯洁与美好,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清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西湖这一美丽景点的赞美,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淡云:象征轻盈与宁静。
- 疏雨:象征清新与柔和。
- 藓壁:象征自然与时间的流逝。
- 苍林:象征生命的生机与蓬勃。
- 石径:象征旅途与探索的曲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招提”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商店
B. 寺庙
C. 学校
D. 酒店 -
填空题:诗人提到的“藕花居”象征着____。
-
判断题:诗人游历的地方是三百多个招提。(对/错)
答案:
- B. 寺庙
- 纯洁与美好的理想生活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渐逵《藕花居》与白居易《忆江南》:
- 王渐逵的诗专注于西湖的自然美,而白居易的作品则是对江南的生活情景的描绘。
- 两首诗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侧重点不同,王渐逵更偏向于静谧的清幽,白居易则更注重生活的丰富多彩。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王渐逵研究》
- 《西湖文化与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