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好事近
六载别京华,宏丽又增千百。
相约天安门下,共婆娑永夕。
几时重到日边来,鉴取寸心赤。
愿共三吴英俊,颂光辉无极。
白话文翻译:
六年离开京城,壮丽的景色更加繁华。
在天安门下相约,共同享受这美好的黄昏。
不知何时才能再次踏上这片土地,
来检视我赤诚的心。
愿与长江三吴的英俊才子,
共同颂扬无尽的光辉。
注释:
- 京华:指北京,古时称之为京华。
- 婆娑:形容舞动的样子,这里指在黄昏时分的悠然自得。
- 三吴:指的是长江流域的吴地,包括江苏、浙江和上海一带。
- 光辉无极:形容光芒四射,意指美好的前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龙榆生(1896-1982),原名龙启春,近现代著名诗人,江苏无锡人。他的诗歌作品多受传统文化熏陶,既有古典诗词的韵味,又融入现代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龙榆生在诗歌创作中追求情感的真挚与表达的自然,常常以生活中的细节为题材,展现个人的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
这首《好事近》创作于作者离开京华六年后,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在历史变迁与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以平和的心态回望故乡,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好事近》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开篇“六载别京华”便道出了作者离开京城的时光,六年的时间让他对这座城市的印象更加深刻,仿佛在这段时间里,京华的景色愈加宏伟壮丽,形成了一种时间的厚重感。接着,“相约天安门下”一语,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期盼,天安门作为国家的象征,寓意着民族的希望与团结。
在“几时重到日边来”中,诗人表现出对未来重回故乡的渴望和不确定性,这种情感的交融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真实与哲思。最后,“愿共三吴英俊,颂光辉无极”展现了诗人对志同道合者的期待,表达了对未来共同奋斗的美好愿景。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故乡的依恋,也有对未来的信心,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六载别京华:表达了离开故乡的时间,暗示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宏丽又增千百:故乡的繁荣和美丽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显著,反映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
- 相约天安门下:在国家的象征下,表达了团聚与共同理想的愿望。
- 共婆娑永夕:共享美好时光,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 几时重到日边来: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期待,带有一丝忧伤。
- 鉴取寸心赤:强调内心的真实与真诚,希望能再次回到故乡,检视自己的心。
- 愿共三吴英俊:与优秀的人共同奋斗,展现了作者的志向。
- 颂光辉无极: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的祝愿,象征着无限的希望与可能。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相约天安门下,共婆娑永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天安门象征国家的荣光与希望。
- 排比:通过排比的方式强调对未来的渴望与期待。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对未来的向往以及与志同道合者共创美好的愿景,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 京华:象征故乡,承载着作者的情感与记忆。
- 天安门:代表国家的象征,寄托着民族的希望与团结。
- 三吴英俊:象征着志同道合的朋友,展现了团结合作的美好愿望。
- 光辉:象征着美好的未来与光明的前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六载别京华”中的“京华”指的是哪个城市? A. 上海
B. 北京
C. 南京
D. 广州 -
“几时重到日边来”中“日边”指的是什么? A. 日落的地方
B. 故乡
C. 未来的希望
D. 太阳的边际 -
诗中提到的“三吴”是指哪个地区? A. 北京
B. 江苏、浙江和上海
C. 广东
D. 四川
答案:
- B. 北京
- B. 故乡
- B. 江苏、浙江和上海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相思》王维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可以与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进行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热忱,但在风格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龙榆生的诗歌较为细腻,情感真挚,而毛泽东的作品则更为豪放,气势磅礴,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诗词鉴赏与评论》
- 《龙榆生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