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时间: 2025-01-22 19:08:26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

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

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

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

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

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白话文翻译:

举杯对着斜阳,无言地问向西风。胭脂为何事,全都化作颜色染红了芙蓉。放眼望去,暮色中的江面广阔无垠,其中蕴含着无尽的离愁,却无处安放远行的鸿雁。天空在栏杆的一角,人则倚在醉与醒之间。千万里的江南北、浙西东。我的一生如同寄居,还梦想着那三条小径旁的菊花丛。谁是中州的豪杰,借我五湖的舟楫,让我去做个钓鱼的老翁。回首故国,这份情感不要匆匆。

注释:

字词注释:

  • 斜日:斜阳,傍晚的太阳。
  • 胭脂:古代妇女化妆用的红色颜料,这里比喻红色。
  • 芙蓉:荷花,这里比喻美丽的女子。
  • 万斛:极言其多。斛,古代容量单位。
  • 征鸿:远行的雁,比喻远行的人。
  • 阑干:栏杆。
  • 三径:指隐居的小路,典出东汉蒋诩隐居后,在院中开辟三条小路。
  • 中州:指中原地区。
  • 五湖:指太湖及其周边的湖泊,这里泛指江湖。

典故解析:

  • “三径菊花丛”:出自东汉蒋诩隐居后,在院中开辟三条小路,只与求仲、羊仲两人交往,院中种满菊花。这里诗人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炎正(1145—1221),字济翁,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代诗人。他的诗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这首《水调歌头》表达了诗人对离愁别绪的感慨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诗人晚年,当时他可能正经历着离别之苦,同时对现实生活感到厌倦,向往一种简单宁静的隐居生活。

诗歌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以斜阳、西风、胭脂、芙蓉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暮色中的江景,表达了诗人深沉的离愁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词中“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一句,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离愁的深重,而“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则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渴望。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诗人举杯对着斜阳,无言地问向西风,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寂寞的情感。
  • “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胭脂为何事,全都化作颜色染红了芙蓉,比喻美丽的女子。
  •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放眼望去,暮色中的江面广阔无垠,其中蕴含着无尽的离愁,却无处安放远行的鸿雁,表达了离愁的深重。
  • “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天空在栏杆的一角,人则倚在醉与醒之间,表达了诗人在醉与醒之间的迷茫和无奈。
  •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千万里的江南北、浙西东,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感慨。
  • “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我的一生如同寄居,还梦想着那三条小径旁的菊花丛,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谁是中州的豪杰,借我五湖的舟楫,让我去做个钓鱼的老翁,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 “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回首故国,这份情感不要匆匆,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眷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中,用胭脂比喻红色,用芙蓉比喻美丽的女子。
  • 夸张:如“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中,用“万斛”夸张地表达了离愁的深重。
  • 对仗:如“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中,通过地理方位的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词的主题是表达离愁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斜阳、西风、胭脂、芙蓉等意象的描绘,抒发了深沉的离愁,同时通过对三径菊花丛、五湖舟楫的向往,表达了对简朴、自由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斜日:象征着傍晚的时光,带有淡淡的哀愁。
  • 西风:象征着秋天的凉意,带有萧瑟的感觉。
  • 胭脂:象征着美丽的女子,带有艳丽的色彩。
  • 芙蓉:象征着美丽的女子,带有清新的气息。
  • 暮江:象征着广阔的江面,带有深沉的离愁。
  • 征鸿:象征着远行的人,带有无奈的情感。
  • 三径菊花丛:象征着隐居的生活,带有简朴的气息。
  • 五湖舟楫:象征着自由的生活,带有向往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中的“芙蓉”比喻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红色的花朵 C. 秋天的景色 D. 离愁的情感

  2. 诗中“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B.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C. 对离愁的感慨 D. 对故国的眷恋

  3. 诗中“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A. 成为中州的豪杰 B. 借舟楫去钓鱼 C. 去作钓鱼翁 D. 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答案: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以《水调歌头》为词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慨。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表达了诗人对元宵节的热闹和离愁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杨炎正的《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两者都以《水调歌头》为词牌,但杨炎正的词更多表达离愁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而苏轼的词则更多表达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收录了杨炎正的这首《水调歌头》,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宋词的风格和特点。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

相关诗句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下一句是什么

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上一句是什么

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下一句是什么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上一句是什么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下一句是什么

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上一句是什么

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下一句是什么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上一句是什么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下一句是什么

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上一句是什么

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下一句是什么

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上一句是什么

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下一句是什么

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上一句是什么

把酒对斜日,下一句是什么

无语问西风。上一句是什么

无语问西风。下一句是什么

胭脂何事,上一句是什么

胭脂何事,下一句是什么

都做颜色染芙蓉。上一句是什么

都做颜色染芙蓉。下一句是什么

放眼暮江千顷,上一句是什么

放眼暮江千顷,下一句是什么

中有离愁万斛,上一句是什么

中有离愁万斛,下一句是什么

无处落征鸿。上一句是什么

无处落征鸿。下一句是什么

天在阑干角,上一句是什么

天在阑干角,下一句是什么

人倚醉醒中。上一句是什么

人倚醉醒中。下一句是什么

千万里,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