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 其四》

时间: 2025-02-04 15:37:43

洗面好来清溜里,洗足当寻浊浪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洗面好来清溜里,洗足当寻浊浪头。

白话文翻译:

洗脸时要在清澈的水流中进行,而洗脚则要去寻找浑浊的浪潮。

注释:

  • 洗面:洗脸,清洁面容。
  • 清溜:清澈的水流。
  • 洗足:洗脚,清洁脚部。
  • 浊浪头:浑浊的浪潮,暗示不洁的水流。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它通过洗面和洗脚的对比,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的选择和态度。清澈的水流象征着纯洁与清新,而浊浪则象征着复杂和混乱,二者的对比引发人们对生活中选择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奇龄(1631-1700),字子华,号竹溪,清代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与田园景色,生活经历丰富,使其作品饱含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社会环境强调修身养性,提倡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和谐。通过对水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中选择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洗面与洗脚的对比,暗含了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洗面在清澈的水中,象征着对美好和纯洁的追求;而洗脚则是在浑浊的浪潮中,暗示着人生的复杂和不易。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启示读者在生活中应当选择清澈的事物,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纯粹。同时,诗句也透露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洗面好来清溜里:洗脸时选择在清澈的水流中,强调了洁净与美好。
  • 洗足当寻浊浪头:洗脚则要去寻找浑浊的浪潮,暗示人生的挑战与复杂。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洗面”和“洗足”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清溜与浊浪形成鲜明对比,象征不同的生活态度。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水的意象,传达出对生活选择的思考。清澈与浑浊的对比,反映出人们在生活中对纯洁与复杂的不同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溜:象征纯洁和内心的宁静。
  • 浊浪:象征生活的复杂和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洗脸的水流是什么性质的?

    • A. 浑浊
    • B. 清澈
    • C. 咸水
    • D. 淡水
  2. 诗人用什么意象来象征生活的复杂?

    • A. 清溜
    • B. 浊浪
    • C. 大海
    • D. 小溪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宁静的追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 李白《静夜思》:虽主题不同,但同样通过简单的意象传达深情,反映了内心的思考与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毛奇龄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