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宿青龙禅阁
作者: 李洞 〔唐代〕
前山不可望,暮色渐沉规。
日转须弥北,蟾来渤海西。
风铃乱僧语,霜枿欠猿啼。
阁外千家月,分明见里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夜宿于青龙禅阁的情景。前面的山峦无法望见,暮色渐渐沉沉地降临。太阳已转向须弥山的北面,月亮也从渤海的西边升起。风铃声中传来僧人的恍惚言语,霜冷的枯树上听见猿猴的啼叫。阁外的月光洒向千家万户,明亮的月光却让人感到迷惘。
注释:
- 前山:指的是面前的山,因天色变暗而无法看清。
- 不可望:无法眺望,表示视线受阻。
- 暮色渐沉规:黄昏的色彩逐渐加深,沉沉的黑夜即将来临。
- 须弥:古代传说中的高山,象征着崇高和神秘。
- 蟾:指的是月亮,蟾蜍的形象隐喻月亮的圆缺。
- 渤海:指的是中国东北的海域,诗中用来描绘月亮升起的方向。
- 风铃乱僧语:风铃的声音和僧人的说话声交错在一起,给人一种恍惚的感觉。
- 霜枿:指的是霜冻的枯树,营造出宁静而凄冷的秋夜氛围。
- 千家月:指的是月光照耀着千家万户,象征着普遍的安宁与迷惘。
典故解析:
- 须弥山:在佛教中,须弥山是宇宙的中心,象征着高耸和神圣。
- 蟾蜍:在中国文化中,蟾蜍常常用来象征月亮,尤其是与嫦娥传说有关的部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洞,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禅宗和自然景观为题材,风格清新淡雅,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秋季,描绘了作者在青龙禅阁的夜宿情景,反映了诗人在自然与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唐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禅宗思想盛行,诗人通过简单的景物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诗歌鉴赏:
《秋宿青龙禅阁》是一首描绘秋夜景色的诗,通篇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深邃的思考。诗中“前山不可望,暮色渐沉规”开头就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夕阳西下,天色渐暗,令人倍感孤独和宁静。接着“日转须弥北,蟾来渤海西”,通过日月的运动,诗人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暗示着人生的无常。
“风铃乱僧语,霜枿欠猿啼”两句通过声音和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个静谧而略显凄凉的氛围。风铃声中夹杂着僧人的言语,给人一种遥远而孤独的感觉;而霜冷的枯树上猿猴的啼叫又增添了一丝悲凉。这种声音的交织,不仅是自然的写照,也是诗人内心复杂情感的反映。
最后的“阁外千家月,分明见里迷”则通过月光照耀千家,呈现出一种普遍的宁静,但同时又让人感到迷惘。这一对比,既反映出诗人对外界的观察,也揭示了内心的迷茫与思索。
整首诗在简洁的字句中蕴藏着深邃的哲理,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发读者对人生、时间和存在的思考,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敏锐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前山不可望:面前的山无法看到,暗示障碍与孤立。
- 暮色渐沉规:黄昏渐渐降临,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气氛。
- 日转须弥北:太阳西落,向北方移位,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蟾来渤海西:月亮从西方升起,暗示夜晚的到来与宁静。
- 风铃乱僧语:风铃声与僧人的对话交织,表现出一种宁静而恍惚的氛围。
- 霜枿欠猿啼:霜冷的枯树上猿猴的啼叫,增添了凄凉的情感。
- 阁外千家月:月光照耀下的千家万户,表现出普遍的宁静。
- 分明见里迷:明亮的月光却让人感到迷惘,表现出内心的困惑。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白天与夜晚的对比,展现时间的流逝。
- 意象:运用自然景象(山、月、风铃、霜枿等)表达内心情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秋夜的宁静与凄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对人生的思考。诗中反映了孤独、迷惘及对宇宙、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情感基调既有淡淡的忧伤,又蕴含着哲理的探讨。
意象分析:
- 山:象征障碍与孤独。
- 月:代表宁静与思考,亦暗示人生的无常。
- 风铃:象征恍惚与宁静,表达内心的恍惚。
- 霜枿:表现出秋天的凄凉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前山不可望”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 A. 可以看到山
- B. 无法看到山
- C. 山很高
- D. 山在远处
-
“日转须弥北”中的“须弥”指的是什么?
- A. 一座山
- B. 一条河
- C. 一种植物
- D. 一种动物
-
诗中“阁外千家月”所描绘的意象是什么?
- A. 明亮的月光照耀千家
- B. 天空中没有星星
- C. 安静的夜晚
- D. 幽暗的山谷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二十札》
诗词对比:
- 李洞与王维的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但李洞的作品更显忧伤,王维则在宁静中透出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研究》
这些参考书目和文章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唐代诗词的魅力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