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咏红姑娘》

时间: 2025-01-10 18:55:17

骚屑西风弄晚寒,翠袖倚阑干。

霞绡裹处,樱唇微绽,靺鞨红殷。

故宫事往凭谁问,无恙是朱颜。

玉墀争采,玉钗争插,至正年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眼儿媚·咏红姑娘
作者: 纳兰性德 〔清代〕

骚屑西风弄晚寒,翠袖倚阑干。
霞绡裹处,樱唇微绽,靺鞨红殷。
故宫事往凭谁问,无恙是朱颜。
玉墀争采,玉钗争插,至正年间。


白话文翻译:

在凛冽的西风中,伴随着晚寒的气息,翠绿色的袖子倚靠在栏杆上。
霞光笼罩之处,樱桃般的红唇微微绽放,靺鞨的颜色如红梅般鲜艳。
往日宫中的事情又能向谁询问呢?唯有那红颜依旧无恙。
在玉阶上争相采摘花朵,玉钗争着插入发间,都是在至正年间的盛况。


注释:

  • 骚屑:形容西风的寒意,带有诗意的表达。
  • 翠袖:指青绿色的衣袖,象征女子的美丽。
  • 霞绡:表示晨曦或黄昏时的雾气,给人以柔和的感觉。
  • 樱唇:比喻女子的唇色如樱桃般红润。
  • 靺鞨红:古代一种颜色,形容鲜艳如红梅的色泽。
  • 无恙:指安好、无恙。
  • 玉墀:指美丽的台阶,象征高贵的场所。
  • 至正年间:指元代至正年间,承载了历史的沧桑感。

典故解析:

  • 靺鞨:古代北方民族,常用以指代某种美丽的红色,传递出一种古典的美感。
  • 故宫事往:暗示故宫中的历史与往事,表达对过去的追忆与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满族人,清代著名词人。他的词优雅细腻,情感真挚,常被誉为“词中之龙”。

创作背景:

《眼儿媚·咏红姑娘》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动荡,诗人通过对美的描绘和对过去的追忆,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历史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红姑娘”为主题,描写了一个美丽女子在秋风萧瑟的环境中,依然展现出她的妩媚与风韵。首句以“骚屑西风弄晚寒”开头,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接下来的“翠袖倚阑干”,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女子的姿态与优雅。

“霞绡裹处,樱唇微绽”,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美丽,犹如晨曦中绽放的花朵,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同时“靺鞨红殷”则深化了女子的娇艳,象征着生命的热烈与激情。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过往的追忆,提到“故宫事往凭谁问,无恙是朱颜”,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结尾的“玉墀争采,玉钗争插”,则描绘出一种繁华的景象,仿佛在展示着一种盛世的美好。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讲究,既有对美的赞美,也蕴含着对时间流逝的叹息,情感深邃而丰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骚屑西风弄晚寒:描述西风带来的寒意,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2. 翠袖倚阑干:翠绿色的袖子,暗示女子的美丽与优雅。
  3. 霞绡裹处,樱唇微绽:霞光笼罩,红唇微开,描绘出女子的娇美。
  4. 靺鞨红殷:用靺鞨的红色来形容女子的妩媚,寓意深厚。
  5. 故宫事往凭谁问:感慨历史的无常,往事难以追问。
  6. 无恙是朱颜:虽说时间流逝,但她的美丽依旧如昔。
  7. 玉墀争采,玉钗争插:描绘繁华盛景,象征着青春的活力与热情。
  8. 至正年间:引入历史背景,赋予诗歌更深层的内涵。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樱唇微绽”比喻女子的美丽。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如“骚屑西风弄晚寒”。
  • 对仗:整首诗中句子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红姑娘的赞美,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沉的情感,诗人展现出对生命、青春的热爱与对过往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西风:象征着秋冬的凋零与冷清。
  2. 翠袖:象征着美丽与优雅。
  3. 樱唇:象征女子的娇嫩与青春。
  4. 靺鞨红:象征热情与生命力。
  5. 玉墀:象征高贵与繁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骚屑西风弄晚寒”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天气?

    • A. 炎热的夏天
    • B. 凉爽的秋天
    • C. 寒冷的冬天
    • D. 温暖的春天
  2. “翠袖倚阑干”中“翠袖”指的是什么?

    • A. 绿色的树叶
    • B. 美丽的女子的衣袖
    • C. 一种植物
    • D. 古代的装饰品
  3. 诗中提到的“无恙是朱颜”意味着什么?

    • A. 红颜依旧美丽
    • B. 生活艰辛
    • C. 时间的流逝
    • D. 失去过往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李清照的细腻与纳兰性德的深沉形成对比。
  • 《水调歌头》:苏轼通过对月的描绘,反映了对人生的感慨,与《眼儿媚》在情感上相通。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纳兰性德研究》
  • 《清代词人研究》

以上内容涵盖了《眼儿媚·咏红姑娘》的各个方面,为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提供了全面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