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杂诗十一首》
时间: 2025-01-26 01:03: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陶杂诗十一首
作者: 苏轼
申韩本自圣,陋古不复稽。
巨君纵独欲,借经作岩崖。
遂令青衿子,珠璧人人怀。
凿齿井蛙耳,信谓天可弥。
大道久分裂,破碎日愈离。
我如终不言,谁悟角与羁。
吾琴岂得已,昭氏有成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圣贤和传统文化的思考。申韩二人本来是圣人,但由于对古代典籍的忽视,他们的智慧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应用。巨君虽有个人的追求,却是借助经典而构建了自己的高峰。因而,那些怀抱珠璧的青衿之子(知识分子)也终究难逃世俗的羁绊。井蛙的叫声犹如天际的呼唤,但显然是微不足道的。大道已然分裂,越发显得破碎和遥远。我如同沉默无言,谁能理解我的困惑与羁绊。我的琴声又怎能停息,昭氏(昭公)虽有成就,却也难逃失落。
注释
- 申韩:指申培和韩愈,二位古代著名的文人。
- 青衿子:指年轻的知识分子,青衿即是书生的象征。
- 珠璧:比喻珍贵的知识或才华。
- 凿齿井蛙:比喻井底之蛙,象征视野狭隘的人。
- 大道:指理想的境界或大道理。
- 角与羁:角指角落,羁指羁绊,暗指被困于世俗的状态。
- 吾琴岂得已:表达无法停止的内心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他以词、诗、文三绝而闻名,作品风格洒脱豪放,兼具豪情与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是苏轼在经历政治挫折、被贬之后所作,反映了他对古代文化的思考和对当下局势的无奈。诗中对传统的敬仰与现实的困惑交织,表现出他内心的挣扎。
诗歌鉴赏
苏轼的《和陶杂诗十一首》蕴含了深沉的哲理和对古代文化的敬仰。诗中提到的申韩二人,虽然是古代的贤者,却因对古代典籍的忽视而未能完美地继承和发扬光大。诗的开头便设定了这样一个思考的框架,表达了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探索。接下来,通过对巨君(可能是指统治者)的描绘,苏轼指出即使是追求卓越的人,也常常依赖于经典的积淀,强调了知识的传承与延续的重要性。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井蛙”的比喻,揭示了人们常常处于视野狭隘的状态,无法真正领会大道理的深邃。这里不仅是对个体的警醒,也是对整个社会的批判。最后几句,苏轼以个人情感作结,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与坚持,尽管经历了许多挫折,但他仍然无法遏止自己对音乐与理想的追求。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最终达到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反映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申韩本自圣:申培和韩愈本是圣人,暗示了传统文化的深厚。
- 陋古不复稽:对古代的知识和文化没有好好研究,令人担忧。
- 巨君纵独欲:即使是伟大的统治者,也常常有个人的私欲。
- 借经作岩崖:统治者依赖经典来建立自己的地位。
- 遂令青衿子:因此年轻的学者们也只能追随这一流俗。
- 珠璧人人怀:人们都渴望名利和地位。
- 凿齿井蛙耳:井底之蛙的叫声虽小,却是对理想的呼唤。
- 信谓天可弥:他们以为能触及天空,实则难以实现。
- 大道久分裂:理想的道路早已分裂,难以复归。
- 破碎日愈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分裂越来越明显。
- 我如终不言:我虽然沉默,但内心依旧有话要说。
- 谁悟角与羁:谁能理解我内心的困惑与羁绊。
- 吾琴岂得已:我的琴声难以停息,象征着内心的追求。
- 昭氏有成亏:即使是有成就的人,也难免有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井蛙”比喻视野狭隘的人,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中存在许多对仗工整的句式,例如“青衿子”和“珠璧人人怀”。
- 拟人:将琴声赋予情感,表现出诗人的内心挣扎。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对现代世俗的批判,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反映了苏轼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申韩:代表古代智慧的象征。
- 青衿子:象征年轻知识分子的理想与追求。
- 珠璧:比喻珍贵的知识和才华。
- 井蛙:象征视野狭隘的人的无知与局限。
- 琴:象征内心的追求与艺术的坚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青衿子”指的是:
- A. 年轻的知识分子
- B. 统治者
- C. 古代圣人
- D. 井底之蛙
-
“大道久分裂”主要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理想与现实的分裂
- B. 统治者的私欲
- C. 学者的追求
- D. 音乐的美好
-
诗中“吾琴岂得已”的意思是:
- A. 我无法停止对音乐的追求
- B. 我不想谈论音乐
- C. 我已厌倦音乐
- D. 我的音乐不再有价值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鹿柴》对比,两首诗都涉及自然与理想的关系,但苏轼的诗更多地关注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