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县至雩都邀馀杭钱建侯拓四明沈几圣希颜同游罗岩》

时间: 2025-01-10 19:00:25

闻有山岩即去寻,亦跻云外入松阴。

虽然未是洞中境,且异人间名利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有山岩即去寻,亦跻云外入松阴。虽然未是洞中境,且异人间名利心。

白话文翻译:

听说有座山岩,我便去寻访,竟然也登上了云外,走入松树的阴影之中。虽然这里并不是那种洞天福地,但与世俗的名利心相比,已是另一番境界。

注释:

  • :听说。
  • 山岩:山上的岩石,指山的景观。
  • :攀登或迈进。
  • 云外:云层之外,形容高远。
  • 松阴:松树下的阴影,代表幽静之地。
  • 洞中境:指隐逸的理想境地,形容超脱世俗。
  • :不同,特别。
  • 人间名利心:世俗对名利的追求。

典故解析:

“洞中境”常指隐士所居之地,象征一种清净、脱俗的生活状态,源于道教文化中的“洞天福地”概念。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厌弃与对山林幽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敦颐(1017年-1073年),字茂叔,号濂溪,宋代著名理学家、诗人,曾任官职。他的思想受儒家影响深远,强调修身养性与内心的宁静。他的作品常表现出自然美与哲理思考的结合,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周敦颐在山中游历期间,诗人心向自然,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反映了他对名利的淡泊与对山水的喜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透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名利的淡漠。首句“闻有山岩即去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渴望和探索精神。接下来的“亦跻云外入松阴”则描绘了他在山林中漫步的身影,云与松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令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最后两句则以反语的形式表达出,尽管眼前的景象并不算完美的“洞中境”,但与人间的名利心相比,已是另一种生活的理想状态。这种对比极具哲理性,反映出周敦颐内心的追求与哲学思考。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写,更是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内心宁静与大自然和谐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闻有山岩即去寻:听说有山岩,便立刻去寻找,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
  2. 亦跻云外入松阴:也在不知不觉中攀登到了云外,走进了松树的阴影,描绘了悠然自得的游山情景。
  3. 虽然未是洞中境:虽然眼前并不是理想中的隐秘洞天。
  4. 且异人间名利心:这里已然不同于世俗的名利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利益的否定。

修辞手法:

  • 对比:将自然与世俗的名利心进行对比,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嚣。
  • 意象:通过“山岩”、“松阴”、“云外”构建出自然的意象,营造出清新脱俗的氛围。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自然的宁静与超脱,表现出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对心灵自由的向往,倡导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意象分析:

  • 山岩:象征坚韧与不屈,也代表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松阴:象征清幽与宁静,是心灵避世的空间。
  • 云外:象征高远与超脱,寓意对世俗纷扰的逃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周敦颐
    C) 杜甫
    D)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名利心”主要指: A) 对名声与财富的追求
    B) 对家庭的关心
    C) 对知识的渴望
    D) 对朋友的忠诚

  3. 诗人通过对比哪些元素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A) 自然与人间的名利
    B) 山与水
    C) 诗与画
    D) 过去与未来

答案:

  1. B) 周敦颐
  2. A) 对名声与财富的追求
  3. A) 自然与人间的名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 by 陶渊明
  • 《静夜思》 by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by 李白

诗词对比:

《山中问答》 vs 《行县至雩都邀馀杭钱建侯拓四明沈几圣希颜同游罗岩》

  • 主题: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脱,但《山中问答》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对话,而《行县至雩都》则强调与友人共游的乐趣和内心的宁静。
  • 风格:周敦颐的诗歌更具哲理性,陶渊明则更注重自然的细腻描写与生活的恬淡。

参考资料:

  • 《周敦颐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