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风放牧出长坡,
谁识阿童乐趣多。
归路转鞭牛背上,
笛声吹老太平歌。
白话文翻译:
春风吹拂,牧童在长坡上放牧,
谁能了解这小牧童的乐趣有多少呢?
回家的路上,牧童轻轻抽打牛背,
笛声悠扬,唱着那首古老的平歌。
注释: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生机与希望。
- 放牧:指放牛、羊等,表示牧童的日常工作。
- 阿童:指小孩子,这里泛指牧童。
- 乐趣:乐在其中的乐趣。
- 归路:回家的路。
- 转鞭:转动鞭子,驱赶牛。
- 笛声:指牧童吹的笛子声。
- 老太平歌:古老的平民歌谣,表达乡间生活的乐趣。
典故解析:
“平歌”在古代指的是民间流行的歌曲,通常具有简单的旋律和朴素的歌词,反映了农民和牧童的日常生活和情感。诗中提到的“老太”可能指的是流传久远的歌曲,承载着乡村的历史和文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敦颐(1017年-1073年),字希仁,号濂溪,宋代理学家、诗人、书法家。他的作品以理性思考和自然景观为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周敦颐在乡间生活的时期,反映了他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简单快乐的追求。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通过牧童的形象表达了对纯真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牧童》是一首描绘简单田园生活的诗,诗中通过对牧童日常放牧的描写,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乐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描绘出了一幅春风拂面、牧童悠然自得的画面。
首句“东风放牧出长坡”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春风带来的生机让牧童的生活充满活力。第二句“谁识阿童乐趣多”则引发了读者的思考,牧童的乐趣或许无人知晓,但这份乐趣正是在于他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和对生活的热爱。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归家的情景,牧童在牛背上轻轻转鞭,笛声悠扬,显得格外生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生活状态,表现了诗人对乡间生活的向往和对纯真快乐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风放牧出长坡:春风吹拂,牧童在长坡上放牧,表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牧童的生活场景。
- 谁识阿童乐趣多:问谁能理解小牧童的乐趣,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简单快乐的思考。
- 归路转鞭牛背上:回家的路上,牧童轻轻转动鞭子,展现了他的轻松和愉悦。
- 笛声吹老太平歌:笛声悠扬,唱着古老的平民歌曲,传达出一种宁静和幸福的气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牧童的乐趣比作自然的和谐,暗示生活的简单。
- 拟人:通过笛声赋予音乐以生命,增强诗的生动感。
- 对仗:前后两句平衡,形成和谐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牧童的生活,表现了对简单、纯真生活的向往,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东风:象征生机和希望,表现了春天的气息。
- 牧童:代表纯真和快乐的象征,体现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 笛声:象征音乐和自然的融合,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
“阿童”指的是谁? A. 年长者 B. 小孩子 C. 动物
-
诗中描绘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A. 忙碌 B. 宁静 C. 动荡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田园诗》:王维的《鹿柴》
- 《牧歌》: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周敦颐的《牧童》和王维的《鹿柴》都表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前者更侧重于牧童的乐趣,后者则通过山水表达诗人的孤独与宁静。
参考资料:
- 《宋代文学史》
- 《周敦颐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