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芙蓉 濠梁客舍夜雪》
时间: 2025-01-22 15:38: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眠更漏几。有冻雪低压,浓浓檐际。乍窥似月,密洒渐侵耳。看残灯著蕊。研边添了寒意。绣被重薰,倩坊南旧蝶,将梦过淮水。幂尽荒篱冷翠。分付青猿,朴晓枝扶起。那能归去,诗卷挂驴背。忆故园竹底。红窗粉板声细。料得愁人,捲流苏正懒,闲杀小鬟睡。
白话文翻译:
夜深人静,不知时光已过多久,窗外的冻雪压得屋檐很低。初看雪景,似乎像月光般洒下,渐渐地渗入耳中。看那残灯下的灯蕊,显得格外寒意逼人。绣被被厚厚地盖上,南方的旧蝶儿在梦中飞过淮水。窗外的冷翠荒篱已尽,交给青猿,疏疏的早晨枝丫扶起。如何能回去呢?诗卷挂在驴背上。忆起故乡竹林下,红窗粉板上细微的声音。想必愁苦的人,卷起流苏也是懒惰,仿佛懒得去叫醒小丫鬟。
注释:
- 更漏:更替的漏壶,指时间的流逝。
- 冻雪:结冰的雪,形容天气寒冷。
- 檐际:屋檐的边缘。
- 著蕊:灯芯熄灭。
- 绣被:绣花的被子。
- 倩坊:指美丽的女子。
- 梦过淮水:梦中游历淮水,指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良年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意象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描绘生活中的细节,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身处客舍,窗外的雪景引发了对故乡的思念。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交织,反映出孤独与怀旧的心境。
诗歌鉴赏:
《梦芙蓉 濠梁客舍夜雪》是一首充满了冬夜宁静与思乡情怀的诗作。诗人在寒冷的夜晚,透过窗外的雪景,感受到了一种浓厚的孤独感。诗的开头“不眠更漏几”,便迅速将读者带入一个寒冷的夜晚,时间几乎静止,只有更漏在提醒着时光的流逝。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冻雪低压”和“密洒渐侵耳”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寒冷而静谧的氛围。那种低压的雪和月光的似的洒落,仿佛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迫感,而耳边的细微声响又增强了这种孤独的体验。
随着诗的推进,诗人开始回忆起故乡的景象,尤其是对“倩坊南旧蝶”的描绘,传达出对往昔的怀念。此处的“梦过淮水”,不仅是对地理空间的描绘,更是对心灵深处那份思乡情感的表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对孤独的感受,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过往岁月的追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也引发了读者对自身经历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眠更漏几:夜深人静,时光已悄然过去。
- 有冻雪低压,浓浓檐际:窗外的雪压得很低,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
- 乍窥似月,密洒渐侵耳:初看雪景,仿佛月光洒下,声音悄然入耳。
- 看残灯著蕊:残留的灯光显得更加寒冷。
- 研边添了寒意:被子边缘传来阵阵寒意。
- 绣被重薰:厚重的绣被让人倍感温暖。
- 倩坊南旧蝶,将梦过淮水:回忆起美丽的姑娘,仿佛在梦中游历淮水。
- 幂尽荒篱冷翠:荒凉的篱笆边,冷翠的景象令人心寒。
- 分付青猿,朴晓枝扶起:将孤独的情感寄托于青猿,早晨的枝丫轻轻扶起。
- 那能归去,诗卷挂驴背:无法回到故乡,诗卷挂在驴背上。
- 忆故园竹底:回忆故乡竹林的景象。
- 红窗粉板声细:窗前细微的声音,令人思乡。
- 料得愁人,捲流苏正懒:想必愁苦的人,懒得去叫醒小丫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比作月光,增强了视觉效果。
- 拟人:将自然元素如青猿赋予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孤独的夜晚和思乡的情感为主线,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生活的感悟,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寒冷与孤独。
- 灯:象征希望与温暖。
- 故乡:寄托着思念与情感。
- 竹:象征自然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冻雪”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温暖
- B. 寂寥
- C. 欢快
- D. 忧愁
-
诗人提到的“倩坊南旧蝶”象征着什么?
- A. 过去的美好
- B. 未来的希望
- C. 现实的困扰
- D. 忘却的悲伤
-
“流苏”在诗中表达了什么?
- A. 忙碌
- B. 懒散
- C. 活力
- D. 哀伤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深切的思念,但更强调了对人际关系的关怀与责任感。而李良年的《梦芙蓉》则侧重于个人的孤独感与对故乡的怀念,情感更加细腻和内敛。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