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书怀》

时间: 2025-02-04 15:44:24

耻将师友附公卿,异姓何曾结弟兄。

九日重围频草檄,几番荐牍谢登名。

文章谊烈钱刀贱,游侠风高道学轻。

壮不如人今老矣,求荣终觉负生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述书怀
作者: 丁培 〔清代〕

耻将师友附公卿,
异姓何曾结弟兄。
九日重围频草檄,
几番荐牍谢登名。
文章谊烈钱刀贱,
游侠风高道学轻。
壮不如人今老矣,
求荣终觉负生平。


白话文翻译

我羞于把师友依附于公卿,
异姓之间又怎能结为兄弟呢。
在九日重阳时节,我多次写下奏章,
屡次推荐他人,却无缘登上名利的高峰。
文章的情谊如烈火般炽热,而金钱却显得微不足道,
游侠之风高昂,然而道学却显得轻浮。
壮年不如人,如今已老,
追求荣华,最终却觉得辜负了自己的一生。


注释

字词注释

  1. :羞耻,表示不愿意。
  2. 附公卿:依靠权贵,指依附于高官。
  3. 异姓:指不同姓氏的家族。
  4. 弟兄:兄弟,这里引申为亲密关系。
  5. 九日: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6. 草檄:草拟文书或奏章。
  7. 荐牍:推荐他人的文书。
  8. 谢登名:谢绝登名,表示不愿意追求名利。
  9. 道学:儒家学说,强调道德与学问。
  10. 壮不如人:壮年时不如他人。
  11. 求荣:追求荣华富贵。

典故解析

  • 重阳节的习俗与文化: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象征着长寿和团圆,常有登高、插茱萸等习俗。
  • 文章与金钱的关系:古代士人普遍认为文章才华比金钱更具价值,但现实中往往金钱优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丁培,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诗歌创作见长,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怀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风格独特,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对名利的拒绝与对道德的追求,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及对过往追求的反思。


诗歌鉴赏

《自述书怀》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深刻反思,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以“耻”字引入,明确表达了对依附于权贵的不屑与拒绝,显示出作者的高洁与坚守。接着,作者提及重阳节之际,频繁撰写文书,体现出一种无奈与疲惫,虽有热情却难以实现理想。

在中间部分,作者对“文章谊烈钱刀贱”的感慨,揭示了士人对文化与金钱价值的不同看法,显示出对道德理想的追求。然而,游侠之风虽高昂,却在现实中显得轻浮,反映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与惋惜。

最后,作者以“壮不如人今老矣”来表达自己对年华流逝的无奈,追求名利的结果却使其感到负疚,整个诗句情感沉重而深刻,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反思与自省。在这首诗中,丁培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历程,也折射出对整个社会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耻将师友附公卿:表达作者对依附权贵的厌恶与拒绝。
  2. 异姓何曾结弟兄: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真诚的,而非依附。
  3. 九日重围频草檄:描绘节日中的忙碌与无奈,表现出对名利的追求。
  4. 几番荐牍谢登名:屡次推荐他人,却无缘成功,反映出一种失落感。
  5. 文章谊烈钱刀贱: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强调文化的价值。
  6. 游侠风高道学轻: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表现出对道德的看重。
  7. 壮不如人今老矣:对自身年华流逝的感慨,表现出对时间的无奈。
  8. 求荣终觉负生平:追求名利的失望与反思,表现出一种深刻的自责。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耻将...附公卿”、“异姓...结弟兄”,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如“文章谊烈”,将文章比作火焰,形象生动。
  • 排比:多次使用“几番”及“终觉”,增强了情感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达了对名利的拒绝与对道德的追求,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自我反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师友:象征着知识与道德的追求。
  2. 公卿:代表权力与名利的象征。
  3. 九日:标志着传统文化与节日的象征。
  4. 文章:象征着文化与理想的追求。
  5. 游侠:代表了个体的自由与反叛,但又显得轻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耻将师友附公卿”意指什么?
    A. 羞于依附权贵
    B. 追求名利
    C. 尊重师友
    D. 结交公卿

  2. “九日重围频草檄”中“九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A. 中秋
    B. 重阳
    C. 春节
    D. 端午

  3. 诗中提到的“文章谊烈”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文章的价值
    B. 朋友的情谊
    C. 名利的追求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自述书怀》与《登高》:两者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与反思,但前者偏向于对名利的拒绝,后者则更多地体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哲学思考。
  • 《自述书怀》与《静夜思》:前者侧重于个人的抱负与无奈,后者则更注重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的流露,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人的心灵世界》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中国古代诗词编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