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渡江》

时间: 2025-01-11 08:05:29

吴关千里燧烟通,挂去长帆返照中。

三月暮春行海畔,两年寒食渡江东。

风吹官柳城边绿,雨后山花陇上红。

惆怅故园年少在,斗鸡蹴鞠与谁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寒食渡江 毛奇龄 〔清代〕

吴关千里燧烟通,挂去长帆返照中。 三月暮春行海畔,两年寒食渡江东。 风吹官柳城边绿,雨后山花陇上红。 惆怅故园年少在,斗鸡蹴鞠与谁同。

白话文翻译:

在吴关千里之外,烽火连天,长帆在夕阳的余晖中挂起。 三月的暮春时节,我在海边行走,连续两年在寒食节渡过江东。 风吹动城边的官柳,绿意盎然,雨后的山花在田陇上红艳艳。 我心中惆怅,怀念故园的年轻时光,那时斗鸡踢球,如今与谁共享这份乐趣呢?

注释:

  • 吴关:指吴地的关隘,泛指江南地区。
  • 燧烟: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
  • 返照:夕阳的余晖。
  • 寒食: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古代有禁火的风俗。
  • 官柳:官府种植的柳树。
  • 陇:田间的土埂。
  • 斗鸡蹴鞠:古代的两种娱乐活动,斗鸡和踢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奇龄(1623-1716),字大可,号西河,清代文学家、史学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创作于毛奇龄晚年,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逝去青春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毛奇龄晚年,因某种原因远离故乡,在寒食节渡江时所作。诗中通过对江南春景的描绘,抒发了对故乡和年轻时光的怀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寒食节渡江为背景,通过对江南春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逝去青春的感慨。诗中“吴关千里燧烟通”描绘了战乱的景象,而“挂去长帆返照中”则透露出诗人对归途的期待。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同时也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惆怅。结尾的“惆怅故园年少在,斗鸡蹴鞠与谁同”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吴关千里燧烟通”:描绘了江南地区的战乱景象,烽火连天,暗示了诗人所处的动荡时代。
  2. “挂去长帆返照中”:长帆在夕阳的余晖中挂起,象征着诗人对归途的期待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3. “三月暮春行海畔”:暮春时节,诗人在海边行走,感受春天的气息。
  4. “两年寒食渡江东”:连续两年在寒食节渡过江东,强调了诗人漂泊的生涯。
  5. “风吹官柳城边绿”:风吹动城边的官柳,绿意盎然,展现了春天的生机。
  6. “雨后山花陇上红”:雨后的山花在田陇上红艳艳,描绘了春雨过后的美景。
  7. “惆怅故园年少在”:诗人心中惆怅,怀念故园的年轻时光。
  8. “斗鸡蹴鞠与谁同”:那时斗鸡踢球,如今与谁共享这份乐趣呢?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挂去长帆返照中”中的“返照”比喻夕阳的余晖,形象生动。
  • 拟人:“风吹官柳城边绿”中的“风吹”赋予了风以生命力,使景物更加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吴关千里燧烟通”与“挂去长帆返照中”,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逝去青春的感慨。通过对江南春景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内心的孤寂和惆怅,同时也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燧烟:烽火,象征战乱和动荡。
  • 长帆:象征归途和安宁。
  • 官柳:官府种植的柳树,象征春天的生机。
  • 山花:雨后的山花,象征春天的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吴关”指的是什么地区? A. 江南地区 B. 江北地区 C. 华北地区 D. 华南地区

  2. 诗中的“寒食”指的是什么节日? A. 清明节 B. 端午节 C. 中秋节 D. 春节

  3. 诗中的“斗鸡蹴鞠”指的是什么? A. 古代的两种娱乐活动 B. 古代的两种军事训练 C. 古代的两种农业活动 D. 古代的两种宗教仪式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战乱的感慨。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和对边疆的忧虑。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毛奇龄《寒食渡江》: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但杜甫的诗更多地反映了战乱的现实,而毛奇龄的诗则更多地抒发了对逝去青春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诗选》:收录了毛奇龄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清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清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毛奇龄的生平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