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校神兵罢朔方,双鞬不复挂渔阳。三秋白草缘关断,万里黄河入塞长。铁柱分标滇外戍,金书异姓汉中王。从军久负匡时略,愁见开边到夜郎。
白话文翻译:
天上的神兵已经撤离了北方的边疆,双鞬不再悬挂在渔阳。秋天的白草沿着关隘断裂,万里的黄河流入边塞显得更加漫长。铁柱分标在滇外的戍所,金书记载着异姓的汉中王。长期从军,背负着匡扶时局的策略,忧愁地看到边疆扩展到了夜郎。
注释:
- 天校神兵:指天上的神兵,比喻朝廷的军队。
- 罢朔方:撤离北方的边疆。
- 双鞬:古代武士腰间挂的弓袋和箭袋。
- 渔阳:古代地名,今河北一带。
- 三秋白草:秋天的白草,指边疆的荒凉景象。
- 缘关断:沿着关隘断裂。
- 铁柱分标:指边疆的标志,如铁柱等。
- 滇外戍:滇池以外的戍所。
- 金书异姓:指记载异姓王的文书。
- 汉中王:指汉中地区的王。
- 匡时略:匡扶时局的策略。
- 夜郎:古代地名,今贵州一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奇龄(1623-1716),清代诗人,字季隽,号西河,浙江绍兴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的荒凉景象和军旅生活的艰辛,反映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边疆扩展的担忧。诗中通过对边疆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军旅生活的深刻体验。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边塞为背景,通过对天校神兵、双鞬、白草、黄河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边疆的荒凉和军旅生活的艰辛。诗中“天校神兵罢朔方”一句,以天上的神兵比喻朝廷的军队,表达了军队撤离边疆的情景。“双鞬不复挂渔阳”则进一步以双鞬不再悬挂来象征军队的撤离。后两句通过对白草和黄河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边疆的荒凉和边塞的漫长。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长期从军,背负匡扶时局的策略,对边疆扩展到夜郎的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边疆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军旅生活的深刻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校神兵罢朔方:以天上的神兵比喻朝廷的军队,表达了军队撤离边疆的情景。
- 双鞬不复挂渔阳:以双鞬不再悬挂来象征军队的撤离。
- 三秋白草缘关断:通过对白草的描绘,展现了边疆的荒凉。
- 万里黄河入塞长:以黄河流入边塞的漫长,强化了边疆的荒凉和边塞的漫长。
- 铁柱分标滇外戍:以铁柱分标来象征边疆的标志。
- 金书异姓汉中王:以金书记载异姓王,反映了边疆的政治情况。
- 从军久负匡时略:表达了作者长期从军,背负匡扶时局的策略。
- 愁见开边到夜郎:表达了作者对边疆扩展到夜郎的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校神兵”比喻朝廷的军队。
- 象征:如“双鞬不复挂渔阳”象征军队的撤离。
- 对仗:如“三秋白草缘关断,万里黄河入塞长”中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边疆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军旅生活的深刻体验。诗中通过对天校神兵、双鞬、白草、黄河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边疆的荒凉和军旅生活的艰辛,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边疆扩展的担忧。
意象分析:
- 天校神兵:比喻朝廷的军队。
- 双鞬:象征军队的撤离。
- 三秋白草:象征边疆的荒凉。
- 万里黄河:象征边塞的漫长。
- 铁柱分标:象征边疆的标志。
- 金书异姓:象征边疆的政治情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天校神兵罢朔方”中的“天校神兵”比喻什么? A. 天上的神兵 B. 朝廷的军队 C. 边疆的军队 D. 地方的军队
-
诗中“双鞬不复挂渔阳”中的“双鞬”指的是什么? A. 弓箭 B. 弓袋和箭袋 C. 武器 D. 战马
-
诗中“三秋白草缘关断”中的“三秋白草”象征什么? A. 秋天的丰收 B. 边疆的荒凉 C. 秋天的美景 D. 秋天的战争
-
诗中“万里黄河入塞长”中的“万里黄河”象征什么? A. 黄河的长度 B. 边塞的漫长 C. 黄河的壮丽 D. 黄河的变迁
答案:
- B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出塞》:同样以边塞为背景,描绘了边疆的荒凉和军旅生活的艰辛。
- 王之涣《登鹳雀楼》:以边塞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词对比:
- 王昌龄《出塞》与毛奇龄《朔方》:两首诗都以边塞为背景,但王昌龄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边疆的赞美和对军旅生活的向往,而毛奇龄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边疆荒凉和军旅生活艰辛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选》
- 《毛奇龄诗集》
- 《中国古代边塞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