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梁学下》
时间: 2025-01-11 14:53: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寻常哀乐与君同,
回首乡园忽梦中。
云水十年仍浪迹,
故人一别已成翁。
画堂高柳迎春绿,
古寺寒灯静夜红。
最是情尘空未得,
频将山札寄梁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我与朋友共同经历的悲欢离合,回首过去,乡间的故园仿佛又回到了梦中。十年来我仍在漂泊,老朋友一别之后已经变成了苍老的翁。而画堂里的高柳迎来了春天的绿意,古寺中寒灯点亮了静谧的夜晚。最让我感到无奈的是,情感的尘世间总是无法得到,常常将写好的信件寄给梁鸿。
注释:
- 寻常:指平常的、普通的。
- 哀乐:指悲伤与快乐。
- 乡园:指故乡的园林或家乡。
- 浪迹:漂泊流浪,指不定居于某处。
- 翁:指年老的男人,也可引申为老朋友。
- 画堂高柳:画堂指的是精美的厅堂,高柳则是指高大的柳树。
- 寒灯:在古寺中点亮的微弱的灯光。
- 情尘:指世俗的情感和烦恼。
- 山札:指书信或札子,这里特指寄给朋友的信件。
- 梁鸿:指梁鸿,东汉文学家,以其诗作和信义著称。
典故解析:
梁鸿是东汉时期的一个著名文学家,他在《梁鸿集》中表达了对理想和朋友的追求。诗中提及他,显示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释今邡,明代僧人,以诗词闻名,作品多描写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情感的深思,风格淳厚自然。
-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漂泊十年后,回忆故乡和老友时所作,表达对友谊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寄怀梁学下》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诗作,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回忆与朋友的共同经历,表达了他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思考。开篇的“寻常哀乐与君同”展示了诗人与朋友间深厚的情谊,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都一起分享。接下来的“回首乡园忽梦中”令人感受到一种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乡园虽远,依然在梦中萦绕。
“云水十年仍浪迹”则表达了诗人十年漂泊的无奈与坚持,虽然身在他乡,但对朋友的思念与牵挂依旧没有减弱。接下来“故人一别已成翁”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曾经的少年朋友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者,时光的流逝让人感慨万分。
“画堂高柳迎春绿,古寺寒灯静夜红”中,诗人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古寺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最后的“最是情尘空未得,频将山札寄梁鸿”更是点明了主题,情感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交织,尽管有千言万语,依然无法得到回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令人感到共鸣与感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寻常哀乐与君同: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的心情相通,生活中的悲欢离合都一同经历。
- 回首乡园忽梦中:回忆故乡,仿佛置身于梦境。
- 云水十年仍浪迹:十年间漂泊不定,生活在外,感慨流浪。
- 故人一别已成翁:朋友因时间的流逝而变得苍老,感叹岁月无情。
- 画堂高柳迎春绿:春天的生机,描绘了自然的美好。
- 古寺寒灯静夜红:古寺的宁静与寒灯的红光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最是情尘空未得:情感的追求却始终无法实现,表现了诗人的无奈。
- 频将山札寄梁鸿:常常写信寄给朋友,表达思念之情。
-
修辞手法:
- 对仗:“画堂高柳迎春绿,古寺寒灯静夜红”采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乡园”比喻故乡,表现了对故乡的怀念。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友谊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在生命旅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意象分析:
- 云水:象征漂泊与不定,寄托了诗人的游子情怀。
- 高柳: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寒灯:象征孤独与静谧,暗示内心的孤寂。
- 情尘:象征世俗的纷扰与情感的纠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故人一别已成翁”意指什么? a) 故人依旧年轻
b) 故人因时间流逝变得苍老
c) 故人已去世
d) 故人未成家 -
“画堂高柳迎春绿,古寺寒灯静夜红”中使用了何种修辞? a) 拟人
b) 对比
c) 夸张
d) 比喻 -
诗人寄信的对象是谁? a) 自己
b) 故乡
c) 老朋友梁鸿
d) 亲人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相思》
诗词对比: 可以将释今邡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夜泊牛津》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友谊和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诗更显豪放,而释今邡的诗则细腻柔情,展现了不同的情感风格。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读》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诗经与汉乐府》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您能更好地理解并欣赏《寄怀梁学下》这首诗的深邃思想和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