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其四 十六岁作》
时间: 2025-01-24 10:27: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念奴娇 其四 十六岁作
作者: 夏言 〔明代〕
素娥风采,怡精神万顷琉璃深绿。
狂把金尊眠未得,管甚玉楼寒粟。
共讶清光,万间同照,谁更歌茅屋。
鳷鹊无依,三绕一庭修竹。
醉后青眼摩挲,清流万丈,看银河横瀑。
记得嫦娥曾许我,金粟秋香千斛。
水晶宫里,环佩声清,不用乘黄鹄。
明年此夜,谁共一轮寒玉。
白话文翻译:
月光如水,照耀着广阔的天地,令人精神愉悦,宛如深邃的琉璃。
我醉卧金杯之中,尚未能入梦,哪里在乎那寒冷的玉楼孤寂。
大家都感叹这清澈的月光,照耀着万家灯火,谁还会在茅屋中歌唱呢?
只有那孤单的鹊鸟,在庭院的竹子间飞舞。
醉后我用青眼抚摸着,清澈的流水如同万丈高空,仿佛银河倾泻而下。
我记得嫦娥曾答应我,金色的栗子和秋香万千。
在水晶宫中,清脆的环佩声响,不用乘坐那黄鹄。
明年今晚,谁能与我共赏这轮明月?
注释:
字词注释:
- 素娥:指月亮中的嫦娥,典喻美丽的女子。
- 金尊:金制的酒器,象征豪饮。
- 玉楼寒粟:玉楼是指高雅的居所,寒粟指寒冷的食物,意在表达对奢华生活的漠然。
- 鳷鹊:一种鸟,象征孤独。
- 清流万丈:形容水流清澈且直下无阻,气势磅礴。
- 银河:象征美好的事物,也指夜空中的星河。
- 水晶宫:指月宫,嫦娥所居之地。
典故解析:
- 嫦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代表着美丽与孤独。
- 黄鹄: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高贵与超凡脱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言,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6世纪,精于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风典雅,常用典故,善于描绘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作者十六岁时,正值青春年少,情感丰富,感受到月亮的美丽与孤独,表达了对嫦娥的向往与对未来的憧憬。
诗歌鉴赏:
《念奴娇 其四》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词作,通过描绘明月、清流以及孤独的鸟儿,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诗中“素娥风采,怡精神万顷琉璃深绿”开篇即以月亮的清丽形象引入,表达了月光带来的愉悦与心境的宁静。接着,诗人以“狂把金尊眠未得”描绘了酩酊大醉的状态,表现了对现实的逃避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在对嫦娥的回忆中,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与爱情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与渴望。结尾“明年此夜,谁共一轮寒玉”不仅是一种对未来的期许,也隐含了对情感伴侣的渴求。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青春的迷茫与追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素娥风采:描绘月亮的美丽,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
- 狂把金尊眠未得:醉酒未能入梦,表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共讶清光:众人对明月的赞叹,象征着共同的情感共鸣。
- 鳷鹊无依:孤独的鸟儿,暗示诗人的孤独感。
- 醉后青眼摩挲:醉后淡然面对一切,表达内心的放松与自由。
- 记得嫦娥曾许我:对美好愿景的追忆,表达了诗人的渴望。
- 水晶宫里:象征着理想的归宿,体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明年此夜:对未来的期待,隐含着对爱情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嫦娥,增强了对理想的渴望。
- 对仗:如“清流万丈,看银河横瀑”,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对孤独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待。通过月亮与嫦娥的意象,传达出一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美与孤独。
- 清流:象征生命与自由。
- 嫦娥:象征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素娥”指的是谁?
- A) 诗人自己
- B) 嫦娥
- C) 其他女子
- 答案: B) 嫦娥
-
诗中提到的“金尊”是指什么?
- A) 金制的酒器
- B) 金色的楼阁
- C) 金色的果实
- 答案: A) 金制的酒器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现实的无奈
- 答案: B) 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月亮的思念与情感。
- 苏轼的《水调歌头》:描绘了月亮与人情的相互关系。
诗词对比:
- 夏言的《念奴娇 其四》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以月亮为主题,但夏言更侧重于理想与孤独的感慨,而李白则表现出对饮酒的洒脱与对友人的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收录了夏言及同时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了对古代诗词的系统研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