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鹧鸪 闺情,集唐诗》
时间: 2025-01-11 01:32: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日照深红几树丝。只应闲看一枝枝。孤溪月满维舟夜,分隔休灯灭烛时。多为过防成后悔,谁怜梦好转相思。纤腰舞尽春杨柳,惟有春风仔细知。
白话文翻译:
阳光照耀着几树红色的花朵,想必只需悠闲地欣赏那一枝枝的花朵。孤独的溪水在月光下映满了小舟的夜晚,分隔两地时关灯熄烛的时刻。多是因为前行的防备而成了后悔,谁又怜惜那美好的梦境转为相思。那纤细的腰肢在春天的杨柳间翩翩起舞,只有春风知道她的心情。
注释:
- 深红:形容颜色深厚的红色,常用于描写春花。
- 孤溪:指孤独的溪流,营造一种寂静的氛围。
- 维舟:小舟,指诗人在水面上漂泊的舟。
- 相思:思念之情,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
- 纤腰:指女子纤细的腰肢,常用于描写女子的美丽。
典故解析:
在古代文学中,月亮常被用来象征思念和孤独,尤其在夜晚的场景中更显得分外惆怅。诗中的“孤溪月满”正是对这种情感的直观体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元恺,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文字著称。他的诗歌往往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细腻的情感描绘。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借助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时事的思考。
诗歌鉴赏:
《瑞鹧鸪》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首句“日照深红几树丝”,以生动的意象引入,描绘出春天的美好。然而,随后的描写渐渐转向孤独与思念,诗人在月光下的孤舟夜晚,感受到两地分隔的无奈与惆怅。诗中“多为过防成后悔”一句,表达了因过度小心而产生的遗憾,令人深思。
整首诗在意象的交替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尤其是“纤腰舞尽春杨柳”,既是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是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诗的最后一句“惟有春风仔细知”则把这种情感升华,春风似乎是唯一懂得这种思念的人,极具人情味。整首诗在描写春天的同时,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给人以无限的思考空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日照深红几树丝:描绘了春日的美景,几树红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
- 只应闲看一枝枝:诗人以悠闲的态度欣赏自然之美,传达出一种淡然的心境。
- 孤溪月满维舟夜:描写了夜晚的宁静与孤独,月光照耀下的小舟,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
- 分隔休灯灭烛时:两地相隔的无奈,点灯熄烛的瞬间暗示着孤独与思念的加深。
- 多为过防成后悔:因过于小心而产生的后悔,表现了对过去选择的反思。
- 谁怜梦好转相思:在梦中好景难再,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切思念。
- 纤腰舞尽春杨柳:用生动的动作描写春天的活力,象征青春的美好。
- 惟有春风仔细知:春风似乎是唯一理解这种细腻情感的存在,增添了人情味。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春风”比喻能理解人心的存在。
- 拟人:赋予春风以“知”的能力,使其更具情感。
- 对仗:如“孤溪月满”和“分隔休灯”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爱情的思念,揭示了人们在美好与孤独之间的矛盾心情。
意象分析:
- 红花: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孤舟: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 月光:象征着宁静与思考。
- 春风:象征着理解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孤溪月满”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忧伤
- D. 无聊
-
“多为过防成后悔”反映了诗人对哪些事情的思考?
- A. 友谊
- B. 爱情
- C. 生活选择
- D. 自然
-
诗中“惟有春风仔细知”中的“春风”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自然的美好
- B. 生命的力量
- C. 理解与温暖
- D. 友情的珍贵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中的孤独与思念,与《瑞鹧鸪》中的情感有相似之处,都是在自然景色中融入个人情怀。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则通过对月的描绘,表现了更为深沉的思念,与《瑞鹧鸪》形成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董元恺研究》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瑞鹧鸪》这首诗的情感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