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鹧鸪 其二》
时间: 2025-04-28 16:04: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瑞鹧鸪 其二
作者: 赵文漪
罗浮枝上梦醒时。
翠禽啼破月中枝。
彷佛深宫临镜匀香额,
铁骨琼心许自知。
凝风缟袂娇无语,
神仙入画还疑。
江南驿使初逢,
记取孤山路,
踏西溪。
订遍寒盟意自迷。
白话文翻译:
在罗浮山的枝头上,我梦醒时分,
翠鸟在月光中的枝头啼叫,声声入耳。
仿佛是在深宫中,照镜子的女子,眉间涂抹着香粉,
她的坚强与高洁,只有她自己知道。
在微风中,白色轻纱衣袂飘动,娇媚却无言,
神仙似的意境让我怀疑,这一切是否真实。
刚刚在江南的驿站与使者初次相逢,
我记得孤山的小路,
踏上了西溪的水边。
我们彼此订下的承诺,内心却又迷茫。
注释:
- 罗浮: 指罗浮山,位于广东省,是道教名山,常与仙境、梦境相联系。
- 翠禽: 翠色的鸟,象征着清新、灵动。
- 深宫: 古代皇宫,指权贵之地,暗示内心的孤独与复杂情感。
- 铁骨琼心: 形容人的气质坚强而又内心高洁。
- 缟袂: 白色衣袂,象征轻盈、纯洁。
- 神仙入画: 形容如梦似幻的境界。
- 江南驿使: 指从江南来的人,可能是旅人或使者,带来新的情感与经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文漪是当代著名女诗人,擅长运用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作品常常融合个人经历与传统文化,展现出深厚的文学底蕴。
创作背景:
《瑞鹧鸪 其二》创作于赵文漪的创作高峰期,背景多为对人生与爱情的思考,诗中透出对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开篇以“罗浮枝上梦醒时”引入,画面如梦如幻,带有一种清新和宁静的气息。接着“翠禽啼破月中枝”,翠鸟的啼鸣打破了夜的宁静,象征着内心情感的波动与对现实的觉醒。
诗中“彷佛深宫临镜匀香额”,将女性的柔美与孤独感结合,深宫的意象不仅是权力与奢华的象征,更是内心孤独与渴望的隐喻。而“铁骨琼心许自知”则强调了内心的坚韧与纯净,表现出一种超然的自我认识。
“凝风缟袂娇无语”中,作者通过“无语”的形象展现了一种宁静的美,仿佛在表达一种无法言说的情感,既美丽又充满了不确定性。最后提到“江南驿使初逢”,则是引入新的情感元素,暗示着新的相遇与可能的情感纠葛,结尾的“订遍寒盟意自迷”进一步加强了迷茫与困惑的主题,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求与不安。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充满梦幻与现实交织的情感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和自我认识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罗浮枝上梦醒时: 描绘梦境与现实的交接,罗浮山的自然美景与梦境相结合。
- 翠禽啼破月中枝: 翠鸟的叫声打破宁静,暗示内心情感的觉醒。
- 彷佛深宫临镜匀香额: 通过深宫的意象揭示孤独与渴望。
- 铁骨琼心许自知: 表达内心的坚韧与纯洁,强调自我认知。
- 凝风缟袂娇无语: 描绘轻盈的白色衣袂,展现出一种无言的美。
- 神仙入画还疑: 让人怀疑这一切是否真实,增添了梦幻色彩。
- 江南驿使初逢: 引入新的情感元素,暗示新的相遇。
- 记取孤山路,踏西溪: 表达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望。
- 订遍寒盟意自迷: 强调对爱情的渴望与内心的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 “神仙入画”暗示梦幻与现实的交织。
- 拟人: “翠禽啼破”赋予鸟儿以情感,增强画面感。
- 对仗: 诗句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迷茫,揭示了在美丽与孤独之间的心理挣扎,体现了作者对生命深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罗浮: 代表自然的美与宁静。
- 翠禽: 象征灵动与生命的气息。
- 深宫: 暗示权力、孤独与渴望。
- 凝风缟袂: 体现轻盈与无言的美感。
- 江南: 代表情感的寄托与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翠禽”指的是哪种颜色的鸟?
- A. 红色
- B. 绿色
- C. 蓝色
- D. 黑色
-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江南驿使初逢”,这句诗中“驿使”指的是____。
-
判断题: 诗中“神仙入画”的意象表达了一种现实的景象。 (对/错)
答案:
- B
- 旅人或使者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细腻。
- 《离骚》 (屈原): 通过丰富的意象表现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与《瑞鹧鸪 其二》的比较,均通过自然意象表达内心情感,但《春江花月夜》更注重景物描写,而《瑞鹧鸪 其二》则更侧重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 《现当代诗词选》 - 对赵文漪及其作品的综述。
- 《古诗词鉴赏》 - 诗词分析与技巧的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