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孙山人》
时间: 2025-02-04 15:36: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风落叶露为霜,美人去我天一方。只知朔雁翔南去,宁解鱼书可寄将。分开尺素云生手,濯濯芙蓉倚杨柳。金丹荧荧伏鼎灶,宝剑时时拂河斗。仙韶本是清都乐,欲奏人间舞群兽。去年送别吴王台,屐齿微踪长绿苔。相思每望秦川月,寄信俄逢越使来。越使能寄书,不知书中意何如。君能寄诗卷,不知我肠车轮转。李白上天鲍照没,此声何处君留得。霞为衣兮月为泽,金光草兮换君骨。二子雄风不可寻,九霄星露夜沉沉。但看一片千年月,悬向青天照我心。
白话文翻译:
秋风起,落叶上露水凝成霜,美人离我远在天边。我只知道北方的雁南飞,怎能理解鱼书是否能寄达。分开的手中握着尺素,如云生般轻盈,清新的芙蓉倚着杨柳。金丹在鼎灶中闪烁,宝剑不时拂过星河。仙乐本是天上的音乐,想在人间演奏,舞动群兽。去年在吴王台送别,足迹微小,长满了绿苔。每次相思,总是望着秦川的月亮,寄信时恰好遇到越国的使者。越使能寄信,但不知信中意如何。你能寄诗卷,但不知我的思念如车轮般转动。李白升天,鲍照逝去,这声音你在何处保留。以霞为衣,以月为泽,金光草能换你的骨。二子的雄风已不可寻,九霄之上,星露夜深沉。只看那千年不变的月亮,高悬青天,照亮我的心。
注释:
- 朔雁:北方的雁。
- 鱼书:指书信。
- 尺素:古代书写用的短笺。
- 濯濯:清新、明净的样子。
- 金丹:道家炼制的丹药。
- 仙韶:仙乐。
- 清都:指天宫。
- 吴王台:地名,古代吴国的遗址。
- 秦川:地名,指今陕西一带。
- 越使:越国的使者。
- 霞为衣兮月为泽:形容仙境般的景象。
- 金光草:传说中的仙草。
- 二子:指李白和鲍照。
- 九霄:极高的天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祝允明,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仙境、自然的热爱。该诗表达了对远方美人的思念和对仙境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思念远方的美人时所作,通过对秋风、落叶、露霜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人的深切思念和对仙境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风、落叶、露霜等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对美人的思念和对仙境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霞为衣兮月为泽”等,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仙境氛围。同时,通过对李白、鲍照的提及,表达了对前人诗风的敬仰和对诗歌传统的继承。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古诗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风落叶露为霜: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时光流逝的感慨。
- 美人去我天一方:表达对远方美人的思念。
- 只知朔雁翔南去,宁解鱼书可寄将:表达对书信能否寄达的担忧。
- 分开尺素云生手,濯濯芙蓉倚杨柳:描绘分别时的情景,表达对美人的思念。
- 金丹荧荧伏鼎灶,宝剑时时拂河斗:描绘仙境的景象,表达对仙境的向往。
- 仙韶本是清都乐,欲奏人间舞群兽:表达对仙乐的向往和对人间的美好愿望。
- 去年送别吴王台,屐齿微踪长绿苔:回忆去年的送别情景,表达对美人的思念。
- 相思每望秦川月,寄信俄逢越使来:表达对美人的深切思念和对书信的期待。
- 越使能寄书,不知书中意何如:表达对书信内容的担忧。
- 君能寄诗卷,不知我肠车轮转:表达对诗卷的期待和对美人的思念。
- 李白上天鲍照没,此声何处君留得:表达对前人诗风的敬仰和对诗歌传统的继承。
- 霞为衣兮月为泽,金光草兮换君骨:描绘仙境的景象,表达对仙境的向往。
- 二子雄风不可寻,九霄星露夜沉沉:表达对前人诗风的敬仰和对诗歌传统的继承。
- 但看一片千年月,悬向青天照我心:表达对美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霞为衣兮月为泽”,将霞比作衣,月比作泽,形象生动。
- 拟人:如“秋风落叶露为霜”,将露水拟人化,表达时光流逝的感慨。
- 对仗:如“分开尺素云生手,濯濯芙蓉倚杨柳”,对仗工整,意境优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远方美人的深切思念和对仙境的向往。通过对秋风、落叶、露霜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人的思念和对仙境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秋风、落叶、露霜:表达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人的思念。
- 霞、月、金光草:描绘仙境的景象,表达对仙境的向往。
- 李白、鲍照:表达对前人诗风的敬仰和对诗歌传统的继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美人”是指什么? A. 诗人的妻子 B. 诗人的恋人 C. 诗人的朋友 D. 诗人的理想
- 诗中提到的“金丹”是指什么? A. 道家炼制的丹药 B. 金色的丹药 C. 金色的草 D. 金色的宝石
- 诗中提到的“霞为衣兮月为泽”是什么意思? A. 霞是衣服,月是泽 B. 霞是衣服,月是泽 C. 霞是衣服,月是泽 D. 霞是衣服,月是泽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 鲍照的《拟行路难》:表达对人生艰难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祝允明的《答孙山人》:都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但李白的《静夜思》更加简洁明了,而祝允明的《答孙山人》更加深沉复杂。
参考资料:
- 《全唐诗》:收录了李白的诗作。
- 《全宋诗》:收录了鲍照的诗作。
- 《明代诗选》:收录了祝允明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