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同戴宫允邀徐殿读陈翰编过饮分韵》

时间: 2025-02-04 15:40:36

鸣玉时能过我曹,开尊意气向人豪。

钩藏席地欢踰剧,波捲谈天辩转高。

避世醉乡容拓落,虚舟宦海纵游遨。

酒阑跃马长安道,霜月苍茫照锦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鸣玉时能过我曹,开尊意气向人豪。
钩藏席地欢踰剧,波捲谈天辩转高。
避世醉乡容拓落,虚舟宦海纵游遨。
酒阑跃马长安道,霜月苍茫照锦袍。

白话文翻译:

在鸣玉之声传来时,我的门第能与之相交,
我豪情满怀,举杯向人倾诉。
席地而坐,欢声笑语超越了戏剧,
谈话的波澜如同捲起的浪花,愈发高涨。
在这个避世的醉乡,我愿意洒脱地放任自己,
像一只虚舟在宦海中悠然自得。
酒席将尽,我跃马奔向长安的道路,
霜月苍茫,照耀着我那华丽的袍子。

注释:

  • 鸣玉:指一种乐器的声音,象征着高雅和文化的氛围。
  • :酒器,古代用来盛酒的器皿。
  • 钩藏:用钩子挂住,形容把欢乐和风趣留住。
  • 宦海:指官场或仕途,诗人借此表达对官场的看法。
  • 锦袍:华丽的袍子,象征着身份和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弘诲,明代诗人,尤以诗词和散文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及人生感悟,语言清新自然,往往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冬夜,诗人与友人共饮,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交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由的向往。冬夜的寒冷与饮酒的温暖形成对比,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友情、饮酒和自由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热爱。开篇以“鸣玉”引入,展示出一种高雅的氛围,诗人不仅与友人共饮,更是在享受生活的豪情。接着,诗人通过“席地欢踰剧”的描写,表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欢乐,意象鲜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避世醉乡容拓落”中,诗人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借此营造出一种洒脱的境界。而最后两句“酒阑跃马长安道,霜月苍茫照锦袍”则展现了诗人在醉酒后的洒脱与豪情,月光下的锦袍更显得华贵与不羁,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追求。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交错,既有对人生态度的反思,也有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鸣玉时能过我曹:在乐声响起之际,我的门第能够与之交际。
  2. 开尊意气向人豪:我豪情满怀,举杯与人畅谈。
  3. 钩藏席地欢踰剧:在席间欢笑声中,超越了任何戏剧的精彩。
  4. 波捲谈天辩转高:谈话如同波涛翻滚,愈发高涨。
  5. 避世醉乡容拓落:在这个避世的醉乡,我愿意放任自我。
  6. 虚舟宦海纵游遨:像一只虚舟在官场的海洋中自由游弋。
  7. 酒阑跃马长安道:酒席将尽,我跃马奔向长安之路。
  8. 霜月苍茫照锦袍:霜月苍茫,照耀着我华丽的袍子。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虚舟宦海”,将人生比作航行,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
  • 对仗:诗中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 夸张:如“欢踰剧”,夸大了欢笑的程度,传达出强烈的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的厌倦,展现出一种超然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鸣玉:象征高雅的艺术和文化氛围。
  • :代表酒的豪情和社交的场合。
  • 钩藏:象征着对欢乐的珍惜。
  • 霜月:代表清冷的冬夜,映衬出人内心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鸣玉”象征什么? A. 高雅的乐器
    B. 一种鸟类
    C. 一种酒

  2. “虚舟宦海”中的“宦海”指的是? A. 大海
    B. 官场
    C. 酒席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对官场的向往
    B. 对友情和自由的珍视
    C. 对金钱的追求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王弘诲的《冬夜同戴宫允邀徐殿读陈翰编过饮分韵》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豪情与饮酒的主题。但李白更加强调饮酒的豪放与放纵,而王弘诲则以更细腻的情感表现出对友情和自由的向往,展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王弘诲诗文集》
  • 《古诗词赏析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