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政黄牛》

时间: 2025-02-04 16:09:47

不解倒骑,惟牛所之。

郊原平衍,鞭索不施。

山黯黯,水漪漪。

知我者,白鹭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解倒骑,惟牛所之。
郊原平衍,鞭索不施。
山黯黯,水漪漪。
知我者,白鹭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牛并不懂得倒骑,任凭它走向哪里。郊野一片平坦,鞭子也不需要施加。山色黯淡,水面波荡。了解我的,唯有那白鹭。

注释:

  • 不解:不懂。
  • 倒骑:骑在牛身上反向骑行,这里指牛的不懂得骑行方式。
  • :只、唯有。
  • 鞭索:鞭子和绳索,这里指的是驱使牛的工具。
  • 平衍:广阔平坦的土地。
  • 黯黯:昏暗、阴沉。
  • 漪漪:水面上的涟漪。
  • 知我者:理解我的人。

典故解析:

白鹭在古诗中常常象征着高洁和隐逸的生活,诗人以白鹭来表达心灵的契合与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释法薰,宋代诗人,精通佛理,作品多涉及自然与人生哲学。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本诗可能是在诗人游历乡野时写成,反映了他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的淡泊与对知音的渴望。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然与心灵的和谐。诗的开头“不解倒骑,惟牛所之”一句,说明牛只是在自然的引导下生活,并不理解复杂的人类行为,暗含了对人类过于追求的反思。接下来的“郊原平衍,鞭索不施”则更进一步地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牛在宽阔的原野上自由自在,不需要被人为地驱使。这一切都呈现出一种宁静而悠然的生活状态。

“山黯黯,水漪漪”通过视觉和触觉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与美丽,山的阴暗与水的涟漪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着生活中内外的变化与和谐。

最后一句“知我者,白鹭鸶”则回归到人与自然的关系,白鹭作为一种象征,既代表了诗人理想中的知音,也隐喻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联系。这种联系是深邃而难以言表的,只有真正理解诗人内心的人,才能领悟其中的意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不解倒骑,惟牛所之:牛不懂得人类的骑乘方式,自然地走向它想去的地方。
    • 郊原平衍,鞭索不施:在宽广的农村,牛无需鞭策,自由自在。
    • 山黯黯,水漪漪:描绘出山的阴沉与水的波动,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气氛。
    • 知我者,白鹭鸶:只有白鹭懂得我的心情,传达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 修辞手法

    • 比喻:牛与人类的关系比喻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 拟人:将牛赋予人类的特征,表达其自由灵性。
    • 对仗:“山黯黯,水漪漪”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象征着自然、纯真与无知。
  • 白鹭:象征着高洁、孤独与知音。
  • 山与水:山的黯淡与水的波动,代表了自然的变化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动物是?

    • A. 猪
    • B. 牛
    • C. 羊
  2. “知我者”中的“我”指代的是?

    • A. 诗人
    • B. 牛
    • C. 白鹭
  3. 诗中的“郊原”指的是?

    • A. 山
    • B. 农村
    • C. 城市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与本诗同样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但更侧重于人际关系与情感的表达,而《赞政黄牛》则是在自然中寻求宁静。两者都通过自然环境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与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