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州道中寄叶勋秀才》

时间: 2025-01-22 16:29:37

晓路入西郊,新霜着鬓毛。

贫交借羸马,慈母授征袍。

野静狐狸出,天寒雁鹄高。

艰难忆亲旧,清泪渍平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晓路入西郊,新霜着鬓毛。
贫交借羸马,慈母授征袍。
野静狐狸出,天寒雁鹄高。
艰难忆亲旧,清泪渍平皋。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道路延伸向西郊,新的霜冻覆盖了我的鬓发。
穷困的朋友借给我一匹瘦马,慈爱的母亲为我缝制了征袍。
荒野宁静,狐狸悄然出现,寒冷的天空中,雁和天鹅飞得很高。
艰难的旅途让我想起了亲友,清泪湿润了我的衣襟。

注释:

  • 晓路:清晨的道路。
  • 西郊:指西边的郊外。
  • 新霜:指刚刚降下的霜。
  • 鬓毛:鬓发,指头发的侧面。
  • 贫交:贫困的朋友。
  • 羸马:瘦弱的马。
  • 慈母:慈爱的母亲。
  • 征袍:出征时所穿的袍子。
  • 野静:荒野宁静。
  • 狐狸:指野生狐狸,象征孤独和野性。
  • 天寒:天气寒冷。
  • 雁鹄:指大雁和天鹅,象征高远。
  • 艰难:艰苦和困难。
  • 亲旧:亲友旧识。
  • 清泪:流下的清泪,表达思念之情。
  • 平皋:指平坦的地方,诗中指衣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晁补之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生于1065年,卒于1127年。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作品多描写山水、人生感悟、乡情等,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南渡时期,表达了在艰难旅途中对亲友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怀念。诗中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济州道中寄叶勋秀才》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在旅途中描绘了清晨的西郊景象,借助自然的变化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与对亲友的深切思念。首句“晓路入西郊”描绘出清晨的宁静与幽深,给人一种开阔而又孤独的感觉。随着“新霜着鬓毛”,诗人将自身的感受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霜冻不仅是外在的寒冷,更是心灵的冰冷。

接下来的“贫交借羸马,慈母授征袍”则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尽管处于困境,诗人依然感受到来自朋友和母亲的温暖。这里,贫困与关怀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人情的珍贵。

“野静狐狸出,天寒雁鹄高”描绘了荒野的静谧与寒冷,狐狸的出现象征着孤独的旅途,而高飞的雁与天鹅则传达出一种向往与渴望。最后一句“艰难忆亲旧,清泪渍平皋”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清泪的流淌不仅是对旧友的怀念,更是对过往时光的无奈与感伤。

整首诗通过清晰的意象与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亲情的渴望,充分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细腻与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晓路入西郊:清晨的道路延伸到西边的郊外,暗示着诗人孤独的旅途。
  2. 新霜着鬓毛:新鲜的霜冻覆盖在鬓发上,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寒冷的现实。
  3. 贫交借羸马:向贫困的朋友借来一匹瘦马,表现出诗人的无奈与依赖。
  4. 慈母授征袍:慈爱的母亲给了他出征的袍子,表现出母爱的关怀和支持。
  5. 野静狐狸出:荒野宁静,狐狸的出现代表了孤独与野性的呼唤。
  6. 天寒雁鹄高:寒冷的天际,雁和天鹅飞得很高,象征着一种渴望和追求。
  7. 艰难忆亲旧:艰难的旅途中回忆起亲友,表达出对往昔的怀念。
  8. 清泪渍平皋:流下的泪水湿润了衣襟,表现出深切的情感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新霜”比喻旅途的艰难与时光的无情。
  • 拟人:狐狸的出现赋予荒野以生命,体现了诗人的孤独感。
  • 对仗:如“贫交借羸马,慈母授征袍”,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对比效果。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旅途中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思念与对往昔的回忆,展现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情感的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寒冷、孤独与时光的无情。
  • 狐狸:代表孤独、野性和生存的艰辛。
  • 雁鹄:象征追求、向往与理想的高远。
  • 清泪:表达思念与无奈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晁补之
    D. 白居易

  2. “贫交借羸马,慈母授征袍”中“羸马”指的是什么?
    A. 一匹强壮的马
    B. 一匹瘦弱的马
    C. 一匹年轻的马
    D. 一匹老马

  3. 诗中提到的“野静狐狸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安宁
    B. 孤独
    C. 兴奋
    D. 快乐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更为豪放与洒脱。
  • 杜甫的《春望》:在艰难的环境中,表现出对国家和民生的关注,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晁补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