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烛新 园中腊梅将花,红梅亦初蓓蕾依。用清真韵》
时间: 2025-01-11 20:45: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烛新》
墙根新雪后,乍偃蹇寒梢,琲珠匀就。
故烧绛蜡,循阶看讶许春光先漏。
佳人插髻,每顿著犀梳相候。
冲冻去亲拣高枝,霏香乱沾衣袖。
含章睡近雕檐,问点额妆成,更相思否。
翠蛾暗斗,轻盈处未比玉奴纤瘦。
江梅早秀,只赚得行人回首。
愁听取横管悲凉,黄昏自奏。
白话文翻译
墙根的新雪刚落,微微低垂的寒枝上挂着晶莹的水珠。
点燃了红蜡烛,沿着台阶观看,惊讶于春光竟然早早漏出。
佳人梳妆打扮,时常用犀角梳子相候。
在寒冷中我挑选高枝,香气扑面而来,沾湿了衣袖。
含章(指美人)靠近雕刻的屋檐,问我额头的妆容是否已妆成,难道你还在思念我吗?
翠蛾(指美人的眉)暗中较量,轻盈的姿态,怎能比得上玉奴那样纤细。
江梅早已绽放,只让行人忍不住回头。
愁苦中听那横笛悲凉,黄昏时分自我奏响。
注释
- 琲珠:指水珠,形容晶莹剔透的样子。
- 绛蜡:红色蜡烛,通常用于节庆或庆典。
- 含章:指美人,含有“含章之美”的意思。
- 翠蛾:形容女子的眉毛,形状似弯月,常用以比喻女子的美丽。
典故解析
“江梅”意指梅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常在寒冬中独自绽放,代表了作者对爱情的坚定追求。此外,诗中提到的“玉奴”是古代美人的代称,强调了佳人的纤细与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
《玉烛新》是在春季初临之际写成,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绘梅花与佳人的形象,表达了对生命、爱情和春天的渴望。
诗歌鉴赏
《玉烛新》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古诗,诗人在描绘美丽景色的同时,融入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对生命的感慨。开篇以“新雪”与“寒梢”对比,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表现出春天的来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用“琲珠匀就”隐喻春雨的滋润,生机盎然。
佳人的形象在诗中反复出现,表现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她的妆容和轻盈的姿态,增添了诗的柔美与细腻。尤其是“翠蛾暗斗”,不仅展现了佳人的美丽,也暗示了爱情中的竞争与妒忌。
最后,诗人通过“愁听取横管悲凉,黄昏自奏”来结尾,表现了在黄昏时分,愁绪缠绕的情感。这一结尾不仅提升了诗的情感深度,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墙根新雪后:描绘了雪后初晴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感。
- 乍偃蹇寒梢,琲珠匀就:寒枝上的水珠闪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故烧绛蜡:点燃红蜡烛,增添了温暖的气氛。
- 循阶看讶许春光先漏:春光的提前到来让人惊讶,暗示着生命的复苏。
- 佳人插髻,每顿著犀梳相候:佳人打扮的细致入微,显示出她的美丽。
- 冲冻去亲拣高枝:在寒冷中挑选梅花,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霏香乱沾衣袖:梅花的香气扑面而来,让人陶醉。
- 含章睡近雕檐:美人靠近雕刻的屋檐,暗示她的优雅。
- 问点额妆成,更相思否:她在询问我的思念,表现出情感的深思。
- 翠蛾暗斗:形容美人的眉目如画,暗示美丽的竞争。
- 轻盈处未比玉奴纤瘦:佳人轻盈的姿态,意在赞美她的纤细。
- 江梅早秀:梅花已然绽放,象征春天的来临。
- 只赚得行人回首:梅花的美丽吸引过路人的目光。
- 愁听取横管悲凉:横笛声中的愁苦,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黄昏自奏:黄昏时分的音乐,传达了孤独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人,赋予其情感。
- 拟人:梅花“早秀”似在与人对话,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
- 对仗:如“轻盈处未比玉奴纤瘦”,形成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春天的景象和佳人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同时也反映了生命的复苏与美好。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景色与内心的情感,展现了清代诗人的艺术风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雪:象征纯洁与希望。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
- 佳人:象征爱情与美好。
- 黄昏:象征孤独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琲珠”指的是什么?
- A. 水珠
- B. 花瓣
- C. 雪花
-
诗中提到的“江梅”象征什么?
- A. 富贵
- B. 坚韧与高洁
- C. 幸福
-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春天的景色
- B. 对爱情的渴望
- C. 对人生的思考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汪东的《玉烛新》在情感上更为细腻,强调了春天与爱情的结合;而杜甫的《春望》则更聚焦于时局与人生的沉重感。两者在题材上虽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却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