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烛新•癸巳岁朝》
时间: 2025-01-11 20:48: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穷冬风雪后。遍万户千门,好春来又。岁华换却情天话,畅饮屠苏时候。纤尘不涴,早霁色窗明清昼。欢事认一纸盟书,三年未离怀袖。东风自此无闲,看染柳熏桃,向来稀有。素心未负。前夕与燕彩蜡花相守。河山锦绣。倘赋得椒花千首。凭听取儿女青红,笙箫竞奏。
白话文翻译:
在漫长的冬季风雪过后,万户千门都在等待着春天的到来。岁月更迭,情感也随之变化,畅饮着屠苏酒的时候。窗明几净,早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清澈明亮。欢庆的事情像一纸盟书,三年间未曾离去的思念依然在心中萦绕。从此东风不再闲适,看着柳树和桃花的绽放,真是稀有的美好。心意依旧未变,前夜和燕子、彩蜡花共度良宵。祖国的山河如此美丽,若能作出千首关于椒花的诗篇,那该多好。听着儿女们的笙箫声,争相奏响。
注释:
- 穷冬:指严寒的冬天。
- 屠苏:一种传统的春节饮品,象征着辞旧迎新。
- 纤尘不涴:形容环境清新,没有尘埃。
- 盟书:指感情的约定或承诺。
- 青红:青红笙箫,象征儿女的欢声笑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匪石,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并结合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一种优雅而又深沉的美。
创作背景:
《玉烛新•癸巳岁朝》创作于癸巳年(公元1833年),正值春节的时节,诗人借此佳节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过往时光的思索,体现了人们在经历了寒冬之后,对新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冬去春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期待。冬天的凛冽和春天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时光的变迁和生命的复苏。诗中提到的屠苏酒,不仅是春节的传统,更象征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人用“纤尘不涴,早霁色窗明清昼”来描绘春天的清新,表现了他内心的愉悦与对生活的热爱。通过“欢事认一纸盟书”,诗人回忆起与爱人之间的约定,显示了对爱情的珍视。最后,诗人对祖国的山河寄予了深厚的感情,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穷冬风雪后:冬天的寒冷和风雪终于过去。
- 遍万户千门,好春来又:春天的到来使每家每户充满期待。
- 岁华换却情天话:岁月的流逝带来了新的情感。
- 畅饮屠苏时候:在欢庆的时刻,大家畅饮屠苏酒。
- 纤尘不涴,早霁色窗明清昼:窗外的景色清明,阳光明媚。
- 欢事认一纸盟书:欢庆的时刻仿佛是对爱的承诺。
- 三年未离怀袖:即使三年过去,思念依旧在心中。
- 东风自此无闲:春风开始变得活跃。
- 看染柳熏桃,向来稀有:看到了柳树和桃花的美丽景象。
- 素心未负:心中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没有改变。
- 前夕与燕彩蜡花相守:在前夜与燕子和蜡花共度的美好时光。
- 河山锦绣:祖国的河山如锦绣般美丽。
- 倘赋得椒花千首:若能写下千首关于椒花的诗篇。
- 凭听取儿女青红,笙箫竞奏:倾听儿女们的欢声笑语,乐器争相奏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春天,传达出希望与生机。
- 对仗: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东风以“无闲”的状态,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到来,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的期待和对爱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冬:象征着寒冷和孤独。
- 春:象征着希望和生机。
- 屠苏酒:象征着团圆和欢庆。
- 柳桃:象征着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穷冬风雪后,诗人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暴风雨
B. 春天的到来
C. 夏天的炎热 -
屠苏酒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伤感
B. 辞旧迎新
C. 冬天 -
诗中提到的“青红”指的是哪种乐器? A. 笙箫
B. 琵琶
C. 鼓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望》与《玉烛新•癸巳岁朝》: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社会和家国的忧虑,而陈匪石的诗则更注重个人情感和生活的美好。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