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谢陈正字送荔支三首 其二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斋馀睡思生汤饼,
红颗分甘惬下茶。
如梦泊船甘柘雨,
芭蕉林里有人家。
白话文翻译:
在斋房里,睡意朦胧,想起汤饼的香味;
红色的果子分给我,甜蜜的滋味在饮茶时感到惬意。
如同梦中航行,雨打在甘柘树上,
在芭蕉林里,隐约有人的家。
注释:
- 斋馀:指在斋戒之后,通常指清静的生活。
- 汤饼:一种用面粉制作的食品,形状像饼,常用作早餐。
- 红颗:指红色的果实,可能是指荔枝。
- 甘柘:柘树的果实,味道甘甜,常用于比喻美好的事物。
- 芭蕉林:生长芭蕉树的地方,芭蕉常与南方的湿润环境有关。
典故解析:
此诗中的“甘柘雨”可以联想到《诗经》中的自然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此外,芭蕉树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着宁静和隐逸的生活。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翁,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作品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
- 创作背景:此诗是黄庭坚在送别朋友时所作,反映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体现了诗人悠闲的生活态度和对简单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眷恋。首句“斋馀睡思生汤饼”开篇即以生活的细节吸引读者,描绘了一幅清幽的斋房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而“红颗分甘惬下茶”则通过“红颗”这一意象,使人联想到生机与甜蜜,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分享。接下来的“如梦泊船甘柘雨”,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在自然中获得的宁静与满足。最后一句“芭蕉林里有人家”将自然与人文和谐结合,给人一种归属感与温暖。这首诗在简洁的表述中,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斋馀睡思生汤饼:斋房中,睡意朦胧,想起了美味的汤饼,表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
- 红颗分甘惬下茶:与朋友分享美味的果子,享受喝茶的乐趣,体现了和谐美好的友谊。
- 如梦泊船甘柘雨:描绘了梦中航行的情景,雨水打在甘柘树上,营造出一种梦幻而宁静的氛围。
- 芭蕉林里有人家:隐约感受到人家在芭蕉林中,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梦泊船,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对仗:全诗的句式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简单宁静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与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汤饼:象征生活的温暖与美好。
- 红颗:代表友谊和分享的快乐。
- 甘柘雨:自然的滋润与生命的美好。
- 芭蕉林:隐逸生活的理想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红颗”指的是什么?
- A. 红色的花
- B. 红色的果子
- C. 红色的石头
-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A. 芭蕉林
- B. 汤饼
- C. 红颗
- 此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伤感
- B. 快乐与宁静
- C. 忧愁
- 诗中提到的“红颗”指的是什么?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
- 比较黄庭坚的《谢陈正字送荔支三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黄庭坚更多地融入了人际关系的元素,表现出友谊的温暖,而王维则侧重于山水的宁静和个人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黄庭坚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