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赵阜主簿
刘克庄
罢税无兼局,萧然古廨寒。
士称为善类,民说是清官。
力薄难推毂,身轻易起单。
竹林逢大阮,试为问平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税收政策已经结束,没有兼任的官职,古老的衙门显得格外冷清。士人们称赞你是善良的官员,百姓们说你是清廉的官吏。你的力量微薄,难以推动大事,而你身轻如燕,容易独自离去。在竹林中偶遇大阮,希望你能代我问候他一声,祝他平安。
注释
字词注释:
- 罢税:停止征税。
- 兼局:指兼任多个职务。
- 萧然:形容冷清、寂寞的样子。
- 善类:指品德高尚的人。
- 清官:指廉洁奉公的官员。
- 力薄:力量薄弱。
- 推毂:推动车轮,喻指推动大事。
- 身轻易起单:身形轻盈,容易单独离去。
- 竹林:竹子生长的地方,这里有隐士和文人的象征。
- 大阮:可能是指某位重要的朋友或知己。
典故解析:
没有特定的典故,但“竹林”一词常与隐士、文人交往相关,表明一种高洁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翚,号白云,宋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诗风以沉郁深厚、情感真挚著称,常表达对社会时事的关心和对理想官员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政治动荡,诗人通过送别赵阜主簿,表达对官场理想的追求,以及对清白官吏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送赵阜主簿》通过写送别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官场风气的深刻思考和对清白官员的尊重。诗的开头提到“罢税无兼局”,显示出当时政治上的清明与疏离,衙门的冷清则暗示了官员的孤独和不被重视。接着“士称为善类,民说是清官”,通过士人与百姓的声音,强调了赵阜主簿的良好名声,表现出一种对清官的高度向往。
在后两句中,“力薄难推毂,身轻易起单”,表现出赵阜主簿在官场中的无奈与局限,尽管他是个清白的官员,但在权力游戏中显得微不足道。最后一句“竹林逢大阮,试为问平安”则引入了对友人的关心,表现了诗人对个人情谊的珍视,暗示着一种理想的隐居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构建出一个理想与现实的张力,反映出诗人对当时政治生态的无奈和对清明政治的期盼,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罢税无兼局:停止征税,表示官员在清理政务。
- 萧然古廨寒:古老的衙门显得冷清,暗示政务的冷清和无所作为。
- 士称为善类:士人对他的称赞,反映出社会对清官的期待。
- 民说是清官:百姓的认可,说明他的形象深入人心。
- 力薄难推毂:虽然受到称赞,但他力薄,无法推动大事的发展。
- 身轻易起单:他身形轻盈,容易独自离去,暗示了官场的孤单和无奈。
- 竹林逢大阮:在竹林中偶遇朋友,带有一种隐士情怀。
- 试为问平安:借此传达对友人的关心,表现出诗人的情感深厚。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士称为善类,民说是清官”,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用“推毂”形容政治上的推动,生动形象。
- 意象:竹林象征隐士的理想生活,反映出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述赵阜主簿的清白形象,表达了对廉洁官员的赞美和对官场现实的无奈,反映出对理想官员的追求,以及对社会正义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廨:象征传统官场的冷清与无奈。
- 竹林:象征隐逸与清净,代表理想生活。
- 大阮:象征友谊与关怀,体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送赵阜主簿》是谁的作品?
A. 李白
B. 杜甫
C. 刘克庄
D. 苏轼 -
诗中提到的“古廨”指的是什么?
A. 新建的衙门
B. 现代化的办公室
C. 传统的官署
D. 教堂 -
诗中“士称为善类,民说是清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官员的批评
B. 对清官的赞美
C. 对士人的质疑
D. 对民众的蔑视
答案:
- C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表现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追求隐逸生活,表现对官场的厌倦。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克庄的《送赵阜主簿》更关注社会政治,展现了对清官的理想化追求,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个人情感与豪放不羁的精神。两者在风格和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情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