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申三太史随叔时病假归里》
时间: 2025-01-11 05:11: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骑驴供奉午桥东,谢傅声歌孰与同。为恐黑头难早相,且从白社侣生公。千门柳色沙村雨,十里荷香水阁风。岂似蛮荒愁苦吏,感春独泣乱山中。
白话文翻译:
我骑着驴子,供奉于午桥东,谢傅的歌声与我同在。为了怕黑头难以早见面,所以我跟随白社的朋友生公。千家万户的柳树在沙村的雨中显得格外清新;十里荷花的香气随着水阁的风轻轻飘来。哪里像那蛮荒之地,愁苦的官吏,感春之时独自在乱山中泪流满面。
注释:
- 骑驴:指骑着驴子,古时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
- 供奉:这里指奉献或献身于某种事物。
- 谢傅:指谢灵运,南朝著名的诗人,以其诗歌声调优美著称。
- 黑头:可能指年长或年老之人,这里有渴望见面的含义。
- 白社:指白社的聚会,可能是指文人雅士的社交活动。
- 蛮荒:指偏远、荒凉的地方。
典故解析:
- 谢傅声歌:谢灵运的诗歌在古代有较高的声誉,常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传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感春独泣: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感慨,传达了对生命、对人世间愁苦的感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维坤,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维坤因病假归乡之际,表现了他对故乡的眷恋和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同时也融入了对人情冷暖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感情,清新的自然景象与复杂的人情世故形成鲜明对比。开头部分,骑驴、供奉和谢傅声歌,营造了一种轻松的田园氛围,仿佛诗人正享受着乡间的宁静与美好。而随后的描写则通过“千门柳色”和“十里荷香”,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和谐,诗人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慰籍。最后一句“岂似蛮荒愁苦吏”,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生活的思考,表现出对社会底层人群苦难的同情与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这首诗融合了美丽的自然景象与深刻的人生哲理,使得整首诗既有情感的深度,又充满了艺术的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骑驴供奉午桥东:骑驴在午桥东的地方,象征着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 谢傅声歌孰与同:提到谢灵运的歌声,表现出对文化的追求与共鸣。
- 为恐黑头难早相:对黑头的担忧,暗示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 且从白社侣生公:借助白社的朋友,突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支持。
- 千门柳色沙村雨:描绘沙村中的雨景,展现了自然的美丽。
- 十里荷香水阁风:十里荷花的香气,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意境。
- 岂似蛮荒愁苦吏:对比蛮荒之地的愁苦,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情交融,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千门柳色”和“十里荷香”,形成和谐的节奏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对人情冷暖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展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午桥:象征着宁静的乡村生活。
- 柳色:春天的象征,代表生命的复苏。
- 荷香:清新、自然的象征,表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蛮荒:与美好生活形成对比,体现社会的复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谢傅”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王维
- B. 谢灵运
- C. 李白
- D. 杜甫
-
“千门柳色”中的“柳色”主要表现了什么季节的特征?
- A. 夏季
- B. 秋季
- C. 冬季
- D. 春季
-
请判断诗中“岂似蛮荒愁苦吏”表达的情感是:
- A. 喜悦
- B. 失落
- C. 同情
- D. 忧愁
答案:
- B
- D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王维坤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与对人情的思考,而杜甫则更多表现了对国家、社会的忧虑与思考。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王维坤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