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善人所至处,凤仪气芝兰。
同德自相求,肯因休显看。
后来世道交,祗趋势与官。
廉颇共翟公,雅抱常自宽。
白话文翻译:
在善人所在的地方,仿佛有凤的仪态和芝兰的气息。
志同道合的人自然会彼此寻求,何必因为闲暇而显得孤寂。
后来社会风气交错,只有趋附权贵的人才被重视。
廉颇与翟公的高雅情怀,始终保持着宽广的胸襟。
注释:
- 善人:善良的人,指有德行的人。
- 凤仪:凤凰的仪态,象征美好、高贵的气质。
- 芝兰:芝草与兰花,常用以比喻君子之德。
- 同德:志同道合,意指有相同理想的人。
- 休显看:闲暇时不必显现出什么。
- 世道交:社会风气交错,意指复杂的社会关系。
- 廉颇: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代表忠诚与正直。
- 翟公:指翟方明,寓意高雅的风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字希庵,号秋水,宋代诗人,以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著称。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诗歌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常常关注人际关系与社会伦理。
创作背景:
《杂兴》写于张镃对社会风气感到失望的时候,诗中反映出他对善人和志同道合者的渴望,以及对当时趋附权贵现象的不满。
诗歌鉴赏:
《杂兴》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际关系及社会风气的观察与思考。首句“善人所至处,凤仪气芝兰”描绘了理想社会中善良之人的美好形象,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接下来的“同德自相求”则传达了志同道合者之间自然会相互扶持的思想,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
然而,作者对社会的现实情况表现出无奈与失望,尤其是“后来世道交,祗趋势与官”。在这里,张镃对权贵的追逐表达了批评,揭示了社会的复杂与人性的冷漠。最后,通过对廉颇与翟公的提及,作者希望强调高尚情操与宽广胸怀的重要性,传递出自己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整首诗在形式上虽然简短,但哲理深邃,既有对理想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反思,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之美的同时,能体悟到深刻的社会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善人所至处,凤仪气芝兰:描写善人所到之处,气氛如同凤与兰,象征高洁的品德。
- 同德自相求,肯因休显看:志同道合的人会相互寻求,不必因闲暇而显得孤独。
- 后来世道交,祗趋势与官:社会风气变迁,许多人只追随权势。
- 廉颇共翟公,雅抱常自宽:提及廉颇与翟公,强调他们的宽容与高雅品德。
修辞手法:
- 对比:善人和权贵的对比,展现出道德与权力的冲突。
- 比喻:用“凤仪气芝兰”比喻善人所带来的美好气氛,形象生动。
- 排比:在描述志同道合的情景时,运用了排比手法,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同时批判了现实社会中对权势的追逐,强调了宽广的胸襟与高尚的情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凤仪:象征高贵、理想的品德。
- 芝兰:象征高雅的气质,代表君子的德行。
- 廉颇:代表忠诚与正直的人格。
- 翟公:象征宽容与雅致。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核心,传达出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善人所至处”中的“善人”指的是? A. 有德行的人
B. 有权势的人
C. 一般人 -
“同德自相求”的意思是?
A. 志同道合的人自然会相互帮助
B. 每个人都应该自求多福
C. 大家都在追求权势 -
“世道交,祗趋势与官”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社会风气的赞美
B. 对权势的蔑视与批判
C. 对人际关系的失望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社会动荡对个人理想的影响。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张镃《杂兴》与李白《将进酒》:前者关注道德与人际关系,后者则强调个人的豪情壮志,两者在主题上存在差异,却都反映出对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