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斋再韵见遗走笔复和并邀尤检正京右司观花》
时间: 2025-01-27 03:34: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要趁清霜未染林,小山同赏桂丛深。
巳醉后缠头锦,莫待风前布地金。
兰桨溯流歌客棹,麝材匀捣付香砧。
戈挥就借如椽笔,不信湖边日易沉。
白话文翻译:
趁着清霜还未染上树林,我们一起在小山上赏桂花的盛景。
等到醉酒之后才缠头上的锦缎,何必等到风起时才让金色的落叶铺满地面。
用兰桨逆流而上,歌声伴随客船摇曳;
将麝香木匀捣于香砧上。
挥动戈矛,仿佛借用如椽的笔,不相信湖边的太阳会轻易沉没。
注释:
- 清霜:指秋天的霜,象征着初冬的来临。
- 缠头锦:指用锦缎装饰头发,表示饮酒后的欢庆。
- 兰桨:用兰木制成的桨,象征着优雅和文雅的情趣。
- 麝材:麝香所用的材料,表示芬芳和香气的制作。
- 戈:古代兵器,这里象征着笔,意在表达书写的力量。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桂丛”可与“月桂”相关,古人常以桂花象征高洁和理想;“兰桨”也与文人雅士的气质相符,体现了诗人对优雅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镃,宋代诗人,字子文,号诚斋,以清新婉约的诗风著称,常描绘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冬之际,诗人借赏桂花之景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表达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
诗歌鉴赏:
诗歌通过描绘秋冬景象,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独特的感受。开篇以“清霜未染林”引出时节之美,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与友人同赏桂花,强调人际间的亲密关系和共同享受自然之乐。中间部分“巳醉后缠头锦”生动描绘了饮酒后的欢愉,反映了古人对生活乐趣的追求。末尾以“戈挥就借如椽笔”结尾,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情,似乎在说,尽管时光易逝,但通过文字可以留住这一切美好。
整首诗意境优美,结合自然与人文,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深邃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要趁清霜未染林:强调抓住时机,意指在霜降之前的美好时光。
- 小山同赏桂丛深:与友人共赏桂花,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人际关系的珍视。
- 巳醉后缠头锦:饮酒后头饰锦缎,表现欢庆与享受生活的态度。
- 莫待风前布地金:建议及时享受,而不是等到落叶铺满地才后悔。
- 兰桨溯流歌客棹:乘船逆流而上,感受到流动的乐趣与自由。
- 麝材匀捣付香砧:用香木制作香料,表现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 戈挥就借如椽笔:将戈比作笔,强调文学创作的力量和自信。
- 不信湖边日易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出不愿轻易放弃美好时光的心情。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对仗、比喻等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对自然和友谊的热爱,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
意象分析:
- 清霜: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的变迁。
- 桂丛:象征着友情与美好的人生瞬间。
- 兰桨:代表优雅和高尚的情操。
- 戈:隐喻文学创作的力量和笔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桂丛”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美好时光
- C. 文学创作
-
“清霜未染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秋冬的惋惜
- B. 对时光流逝的珍惜
- C. 对自然的无所谓
-
“兰桨溯流歌客棹”中的“兰桨”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流动
- B. 文人的气质
-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李白的《月下独酌》与张镃的诗歌均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慨,但李白更显豪放,而张镃则倾向于细腻与温婉。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