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三十九首 其二十五》
时间: 2025-01-27 03:36: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征南勋业手,顾乃玩简策。
麟经日月垂,左氏实有力。
为渠作忠臣,训义订今昔。
后来缝掖子,开卷随有益。
果能作蹄筌,此学不妨癖。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忠臣的敬仰,提到南征的功勋与智者的策略。诗中赞美了《麟经》和《左氏春秋》的价值,认为它们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诗者期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忠臣,奉行正义,传承古今的教诲。最后,他认为学习这些知识是有益的,即使有些偏执于某种学问也无妨。
注释:
- 征南:指征讨南方的军事行动。
- 勋业:指功勋和业绩。
- 麟经:可能指的是《麟经》,一种古代经典。
- 左氏:指《左传》,是《春秋》的注释。
- 缝掖子:指的是缝补衣物,象征修身齐家。
- 蹄筌:比喻学习、研究,隐喻不拘一格的学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字子奕,号岚溪,宋代文学家,擅长诗词,尤其是律诗和近体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人性的关注。
创作背景:
《杂兴三十九首》是张镃在其晚年创作的一组诗,表露了他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忠诚和正义的向往。此时的社会环境复杂,张镃试图通过诗歌传达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晰的逻辑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开篇提到“征南勋业手”,即强调了历史上那些为国征战、立下赫赫战功的人物,接着提及“麟经”和“左氏”,这两部经典体现了历史智慧的重要性。诗中所展现的忠诚与责任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家国情怀。
在情感上,诗歌传递出一种对历史的敬意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人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忠臣,通过学习和传承古代的智慧来服务社会和国家。最后一句“果能作蹄筌,此学不妨癖”,传达了对学习的热情,即使有些偏执也无妨,因为知识的积累本身就是有益的。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有个人情感的细腻流露,展现了张镃作为诗人的深刻思考与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征南勋业手:提到那些在南方战争中立下功勋的人,强调历史的英雄形象。
- 顾乃玩简策:这里“简策”指的是策略,表现了历史人物的智慧。
- 麟经日月垂:暗指《麟经》的智慧,如日月般永恒。
- 左氏实有力:赞美《左传》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 为渠作忠臣:表达了作者希望成为忠臣的愿望。
- 训义订今昔:强调传承历史教训的重要性。
- 后来缝掖子:暗示修身齐家的理念。
- 开卷随有益:学习和阅读是有益的。
- 果能作蹄筌:比喻学习的方法,即使偏执于某种学问也无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蹄筌”,形象地表达学习的过程。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较为严谨,体现了古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历史、忠诚与学习展开,表达了对历史的崇敬和对忠臣的赞美,同时也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征南:象征战争和英雄主义。
- 麟经与左氏:分别象征智慧和历史的传承。
- 忠臣:象征责任与奉献。
- 学习:象征知识的积累与个人成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征南勋业手”中的“征南”指的是哪个方向的战争?
- A. 北方
- B. 南方
- C. 西方
- D. 东方
-
“麟经”与“左氏”分别代表什么?
- A. 诗词
- B. 历史经典
- C. 小说
- D. 哲学著作
-
诗中提到的“忠臣”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个人利益
- B. 国家责任
- C. 财富积累
- D. 学术成就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对比张镃与杜甫的作品,可以发现两位诗人都展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忠诚的追求,但张镃更侧重于对文化传承的认识,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与个人的苦闷。两者各有千秋,彰显了宋代诗人的多样性与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经与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