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客不值夜梦见之》
时间: 2025-01-22 10:39: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澄湖楼畔梵王宫,
门外陂塘尽日风。
来访故人嗟未值,
绝怜秋色与谁同。
不遑将母君应叹,
始可言诗我未工。
须信梦多因境熟,
夜深犹在寺门东。
白话文翻译:
在澄清的湖边,梵王宫的楼阁矗立,
门外的池塘整日被风吹拂。
来访的故人叹息未能相见,
我对这秋天的景色,怜惜却无人与我同分享。
我无暇去向母亲倾诉我的感慨,
如今才可以说我的诗作还不够成熟。
梦境多因熟悉的环境而生,
夜深时我依然在寺庙的东门徘徊。
注释:
- 澄湖:清澈的湖泊。
- 梵王宫:佛教寺庙,象征着宁静与庄严。
- 陂塘:池塘,水边的地方。
- 未值:未曾相见。
- 绝怜:极为怜惜。
- 不遑:没有时间。
- 应叹:应该叹息。
- 始可言:才可以说。
- 梦多因境熟:梦境多是因为环境熟悉。
- 寺门东:寺庙的东门。
典故解析:
“梵王宫”出自佛教文化,象征着宁静与祥和;在古诗中常用以表达对宗教的敬畏及心灵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字仲明,号石溪,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关注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季,诗人因未能与故人相聚而感到惋惜,同时也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深刻感受与孤独的情怀。
诗歌鉴赏:
《谒客不值夜梦见之》是一首蕴含深情的诗作,诗人在澄湖边的梵王宫前,面对秋色,思念故人,情绪缠绵。诗的开头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象,澄湖与梵王宫的搭配,渲染出一种和谐而神圣的氛围。而“门外陂塘尽日风”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清秋的孤寂,微风拂面,似乎在诉说着诗人的孤独与思念。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表达了对未能相见故人的失落感,内心的惆怅愈加明显。“绝怜秋色与谁同”展现了诗人对秋色的怜惜,同时也暗示了孤独的无奈,这种孤独感在自然的美丽衬托下愈加显得深沉。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对母亲的叹息,显示出对家庭的牵挂与关心。最后两句则将思绪拉回到现实,表示对诗歌创作的自我反思,强调了梦境因环境而生,令人感到梦与现实之间的交织与迷茫。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命的感悟,情感真挚而含蓄,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澄湖楼畔梵王宫: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观,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门外陂塘尽日风:展现了静谧中伴随的轻风,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孤寂。
- 来访故人嗟未值:表达了对友人未能相见的失落感。
- 绝怜秋色与谁同:凄婉的情感流露,对美丽秋色的怜惜而无人与共。
- 不遑将母君应叹:对母亲的关心与思念,感受到生活的重压。
- 始可言诗我未工:自我反省,表达了对自己诗歌才华的谦逊。
- 须信梦多因境熟:说明梦境的产生与环境的熟悉有关。
- 夜深犹在寺门东:夜深时的孤独与思考,暗示着不安与迷惘。
修辞手法:
- 比喻:把情感寄托在自然景物中,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 拟人:通过风的描写,让自然与诗人产生共鸣。
- 对仗:如“来访故人”和“绝怜秋色”,增强了诗句的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色,寄托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孤独与思念交织的情感。诗人以自然为背景,深入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对家庭的牵挂,展现了深邃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澄湖:象征清澈与宁静,代表内心的平和。
- 梵王宫:象征宗教的安宁与心灵的寄托。
- 秋色:象征时光的流逝,带有淡淡的忧伤。
- 梦:象征内心渴望与无法实现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澄湖”指的是什么? A. 河流
B. 湖泊
C. 海洋 -
诗人对故人的情感是怎样的? A. 失落
B. 高兴
C. 无所谓 -
诗中提到的“母君”是指谁? A. 朋友
B. 母亲
C. 妻子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同样表现了对孤独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但李白的作品更多强调个人的洒脱与对自由的向往。
- 《春望》:杜甫在诗中表达对国家和家人的思念,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渗透着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寄托。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张镃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