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为黄蓉石比部题东坡元符砚拓本》
时间: 2025-01-27 04:11: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信玺符沉,党碑字蚀,却留此砚人间。
红屐苍髯,风流如晤坡仙。
天低瘴海君门隔,写旧诗洒泪成泉。
照乾坤,两表孤忠,片石千年。
大廉不琢元肤腻,有朝云黛汁,隐起如烟。
玉局修书,我因吊古凄然。
涪翁当日公为友,等王杨才望镳联。
订神交,媵与文孙,未了文缘。
白话文翻译
这块砚台上有古老的印章和字迹,却依然留存于世。红色的鞋子和苍老的胡子,依然显得风流倜傥,仿佛与苏东坡相会。天际低矮,瘴气笼罩,君门隔绝了我们,写下旧诗时泪水成泉。照耀着天地,我们两人都忠于理想,这块石头已经千年。大廉虽然不雕琢,但元代的砚面光滑如腻,朝霞映照下像烟雾般隐约可见。我在玉局写信,因缅怀古人而感到凄然。涪翁(苏轼)当年曾是我的朋友,等同于王安石和杨巨源才子们的才华相当。我们约定了神交,而我和文孙的缘分却未了。
注释
- 信玺符沉:古代的印章,代表权威,象征着历史的沉重。
- 党碑字蚀:指刻在碑上的字迹经过时间的侵蚀,变得模糊。
- 红屐苍髯:红色的鞋子和苍白的胡须,描绘出一种风流倜傥的形象。
- 天低瘴海:瘴气是指一种因气候湿热而产生的疾病,暗示环境的恶劣。
- 洒泪成泉:表达对往事的感伤,泪水如泉水般流淌。
- 两表孤忠:指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忠诚。
- 大廉不琢:大廉指的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和品质。
- 玉局修书:在玉局(指书房或书桌)中写信,表达对古人的缅怀。
- 涪翁:指苏轼,因其号涪翁。
- 文缘:指文学上的缘分,强调文人之间的情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燮(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创作,风格独特,常以抒情为主,体现出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题材围绕东坡元符砚,表达了对苏轼的怀念和对古人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砚台的描写,传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与对苏轼的敬仰,诗中用“信玺符沉,党碑字蚀”引入,暗示历史的沧桑与变迁,接着通过“红屐苍髯”展现出苏轼的风采,仿佛与之对话。诗人以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相结合,通过“天低瘴海君门隔”描绘出一种隔绝与无奈,表达了对友人和理想的追求。
在“洒泪成泉”中,诗人抒发了对往事的追忆与感伤,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对忠诚与友情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情感的升华,展现了“片石千年”的深远意义。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既有对历史的缅怀,又有对人性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信玺符沉,党碑字蚀:通过古老的印章和碑刻象征历史的沉重与消逝。
- 却留此砚人间:砚台作为文化的载体,留存至今,象征着传统文化的延续。
- 红屐苍髯,风流如晤坡仙:通过对苏轼形象的描绘,表现出其风采与气度。
- 天低瘴海君门隔:环境的恶劣与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暗示了诗人的孤独感。
- 写旧诗洒泪成泉: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悲伤,泪水是情感的象征。
- 照乾坤,两表孤忠:忠诚于理想与朋友,即使时光荏苒,情谊依旧。
- 片石千年:象征着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
- 大廉不琢元肤腻:强调内在品德的光辉,不需外在装饰。
- 有朝云黛汁,隐起如烟:描绘出一种朦胧的美感,表现出对理想的隐约追求。
- 玉局修书,我因吊古凄然:在书桌上写信,感慨古人,承载着历史的情感。
- 涪翁当日公为友:提及与苏轼的友谊,强调文化传承。
- 等王杨才望镳联:与王安石、杨巨源等人的才华相提并论,表现出对文人的推崇。
- 订神交,媵与文孙:强调文人之间的情谊与文学的缘分。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洒泪成泉”将泪水比作泉水,形象生动。
- 拟人:赋予砚台以人的情感,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如“天低瘴海君门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友谊的追忆,表现了对文化的尊重与对人性的思考,传达出对理想与友情的执着追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砚台:象征文化与传统。
- 泪水:代表情感的流露与悲伤。
- 苍髯:体现了历史人物的形象与气度。
- 云黛汁:象征着理想与美好的追求。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 砚台:不仅是书写工具,更是文人情感与文化传承的象征。
- 泪水:情感的表达,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对历史的感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红屐苍髯”是指谁?
- A. 苏轼
- B. 王安石
- C. 杨巨源
- D. 无法确定
-
“洒泪成泉”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愤怒
- C. 伤感
- D. 无所谓
-
整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 A. 对友谊的追忆
- B. 对历史的思考
- C. 对理想的追求
- D. 以上皆是
答案
- A (苏轼)
- C (伤感)
- D (以上皆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的经典之作,表达对月亮的思考与人生哲理。
- 《登高》:王之涣的作品,描绘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高阳台》:两者都体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但《水调歌头》更注重对自然的描写与哲理的探讨,而《高阳台》则更侧重于对文化传承与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文观止》
- 《苏轼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