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巢鸾凤 题叶拜庚三生幻迹图》

时间: 2025-01-26 04:25:09

鹃魄长愁。

几惊涛溯夕,梦雨飘秋。

旧香囊麝散,蜕迹盌鱼留。

三山依约有青邱。

但丛干环花宫翠浮。

江南好,似月下、佩环归又。

回首。

真负负。

山枕药炉,合教郎消受。

寄臆微波,导踪灵峤,终算玉人情厚。

痴念重泉卜他生,寸丝难断冰心藕。

霜宵寒、步楸阴,袜凤知否。

意思解释

换巢鸾凤 题叶拜庚三生幻迹图

原文展示:

鹃魄长愁。几惊涛溯夕,梦雨飘秋。旧香囊麝散,蜕迹盌鱼留。三山依约有青邱。但丛干环花宫翠浮。江南好,似月下佩环归又。回首。真负负。山枕药炉,合教郎消受。寄臆微波,导踪灵峤,终算玉人情厚。痴念重泉卜他生,寸丝难断冰心藕。霜宵寒步楸阴,袜凤知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忧愁与思念。心中长久的愁苦,宛如惊涛拍岸,梦中也似秋雨飘洒。往昔的香囊里散发着麝香的气味,留下的是蜕变的痕迹。远处的三山隐约可见,仿佛是青丘仙境,环绕着花宫,翠色浮动。江南的美好,如同月下佩环归来。回首往事,真是辜负了彼此。山间的药炉旁,愿能教我与你共度良辰。寄托心中微波,指引着灵峦的踪迹,终究算是玉人深情。对你情念重如泉水,来世的期盼,丝丝难断如冰心的藕。霜冷的夜晚,我在楸树阴影下徘徊,袜凤是否知晓我的情思?

注释:

  • 鹃魄:指杜鹃的灵魂,象征着思念和愁苦。
  • 蜕迹:指蜕变后的痕迹,暗示感情的变化。
  • 青邱: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理想的境界。
  • 佩环:指佩戴的环饰,象征美好的回忆。
  • 冰心藕:用以比喻纯洁而难以割舍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仲炘,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以情感细腻著称。他的诗风融合了古典与现实,常常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与情感,反映了对旧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情感的缅怀与对未来的期许。开篇以“鹃魄长愁”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种愁苦的氛围。紧接着,诗人通过“几惊涛溯夕,梦雨飘秋”描绘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融,表现出一种忧伤的美感。

“旧香囊麝散,蜕迹盌鱼留”则通过对往昔爱情的追忆,展现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惆怅。后面的“江南好,似月下佩环归又”则通过对江南美景的描绘,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真负负”中达到高潮,表达出对错过的遗憾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人以“痴念重泉卜他生”作为结尾,传达出对来生的期盼,体现出一种执着而深情的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鹃魄长愁”:开篇点明情感,苦闷与思念。
    • “几惊涛溯夕,梦雨飘秋”:用自然现象映衬内心的忧伤。
    • “旧香囊麝散,蜕迹盌鱼留”:追忆往昔,感叹时光流逝。
    • “三山依约有青邱”:理想境界的渴望与追求。
    • “江南好,似月下佩环归又”:美好回忆的唤起。
    • “回首。真负负”:充满遗憾的回忆。
    • “寄臆微波,导踪灵峤”:希望与指引。
    • “痴念重泉卜他生”:对未来的期许与执着。
    • “袜凤知否”:情感的寄托与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增强表现力。
    • 拟人:通过“袜凤知否”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加诗的灵动性。
    • 对仗:如“山枕药炉,合教郎消受”,增强音韵美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主要探讨了对情感的追忆与渴望,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盼,情感基调深邃而细腻。

意象分析:

  • :象征思念与愁苦。
  • 江南:象征美好与理想的生活。
  • 药炉:象征希望与治愈之道。
  • 冰心藕:象征纯洁而难以割舍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鹃魄长愁”中的“鹃”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鸟
    • B. 一种植物
    • C. 一种乐器
    • D. 一种香料
  2. “江南好,似月下佩环归又”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望
    • B. 思念
    • C. 愤怒
    • D. 快乐
  3. “真负负”中的“负”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期待
    • B. 遗憾
    • C. 喜悦
    • D. 无奈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张仲炘的《换巢鸾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张仲炘更侧重于对理想的追求,李清照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