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游丝。同舍弟翰风作》
时间: 2025-01-11 02:52: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 游丝。同舍弟翰风作
作者: 张惠言
是春魂一缕,销不尽又轻飞。
看曲曲回肠,愁侬未了,又待怜伊。
东风几回暗剪,尽缠绵未忍断相思。
除有沉烟细袅,闲来情绪还知。
家山何处为春工?
容易到天涯。
但牵得春来,何会系住,依旧春归。
残红更无消息,便从今休要上花枝。
待祝梁间燕子,衔他深度帘丝。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魂魄如一缕轻烟,虽然消逝却依然轻盈地飞舞。
看那曲折的心绪,愁苦的我依然未了,又期待着她的怜惜。
东风几次暗中剪断情丝,尽管缠绵却又不忍心割舍相思。
除了那缕缕细烟轻轻袅绕,闲来无事时的情绪仍然明了。
我的故乡何处才算是春天的所在?
轻易就能到达天涯的彼端。
但是春天来了又去,如何能够束缚住她,依旧是春归。
残留的花瓣已无音讯,从今往后不再去攀折花枝。
只期待梁间的燕子,衔着她深深的帘丝。
注释:
- 春魂:春天的意象,象征着生机与情感。
- 轻飞:形容春天的气息轻盈如烟。
- 愁侬:愁苦的我,说明诗人内心的苦闷。
- 东风几回暗剪:意指东风多次试图割断情丝。
- 沉烟细袅:形象地描绘出细腻的情感状态。
- 家山:故乡的山水。
- 残红:指凋落的花瓣,象征着无情的离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惠言(约1660-约1730),清代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婉约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春景与离愁,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春天的主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爱情的深情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木兰花慢》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情以及对爱人和故乡的思念。开头以“春魂一缕”引入,既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也暗示了情感的轻盈与飘渺。接下来的文字中,诗人以“看曲曲回肠”揭示了内心的复杂情绪,愁苦与期待交织,展现了深厚的情感。
“东风几回暗剪”一句,既是一种自然的描绘,又是一种情感的暗示,表明了诗人对这段情感的珍惜与不舍。全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流动,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正如春天虽美但短暂的特性。
后半段中,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与对春天的感慨交融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期望。对于“残红更无消息”,诗人选择放下对逝去的花枝的追逐,似乎是在自我解脱,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成熟和释然。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是春魂一缕:春天的气息如同一缕轻烟,暗示了春天的脆弱和短暂。
- 愁侬未了,又待怜伊:表达了诗人对爱人深切的思念与期待。
- 东风几回暗剪:东风多次轻轻割断情丝,象征着情感的脆弱与无奈。
- 除有沉烟细袅:只有那缕细烟仍在轻轻飘荡,表现出诗人内心的静谧与细腻。
修辞手法:
- 比喻:“春魂”比喻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拟人:“东风几回暗剪”,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残红更无消息,便从今休要上花枝”,形成对比,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这首词通过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追忆与对故乡的思念,蕴含着人生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魂: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游丝:代表着轻盈与飘渺的情感。
- 残红:象征着逝去的美好与无情的离别。
- 燕子:代表着春天的到来与对美好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春魂一缕”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春天的气息
- B. 人的情感
- C. 自然的变化
-
“东风几回暗剪”中的“剪”指的是什么?
- A. 剪刀
- B. 割断情丝
- C. 剪裁花枝
-
诗人对“残红”的态度是?
- A. 追求
- B. 放下
- C. 不在乎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者同样表现了对情感的细腻描写,但李清照更多地聚焦于个人情感的直接表达,而张惠言则通过自然景象来隐喻情感,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传》
- 《古典诗词鉴赏》
- 《春天的情感:古诗词中的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