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次韵陈见心文学孤山问梅》
时间: 2025-01-26 00:51: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 次韵陈见心文学孤山问梅》
作者:张翥 〔元代〕
压西湖千树,曾几度,为携尊。向柳外停桡,苔边待鹤,酒熟诗温。
瀛洲旧时月色,怅荒凉惟有数枝存。天上梨花成梦,江南桃叶移根。
如今憔悴客愁村。难返暗香魂。甚岁晚春迟,角寒笛晓,雪暗云昏。
登临不甚寄目,但青山隐隐月纷纷。再约与君同醉,从他啄木敲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西湖边千树桃花的美景,曾几次携酒共赏。停船在柳外,苔边静候仙鹤,酒已醇,诗已温。
忆起昔日的月色,感到荒凉,只剩下寥寥数枝梅花。天上的梨花宛如梦境,江南的桃叶早已移根。
如今我在愁苦的村庄中憔悴,难以再回到那暗香浮动的梦境。可惜今年春天来得迟,寒角的笛声在清晨响起,雪后天色昏暗。
登高远望,景致不甚清晰,只见青山隐隐,月光纷纷。再约你共醉,任他啄木鸟在门外啄打。
注释:
- 压:压迫、覆盖,这里指桃花盛开,覆盖西湖。
- 曾几度:曾经几次。
- 携尊:携带酒壶。
- 苔边待鹤:在苔藓边上等待仙鹤。
- 瀛洲: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着美好和梦幻。
- 暗香魂:暗香指梅花的香气,魂则指心灵的依恋。
- 寒笛晓:清晨的寒冷笛声。
- 青山隐隐月纷纷:山隐约可见,月光洒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翥,元代诗人,字子华,号玉山,晚号孤云,著有诗文多篇。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一个春日,诗人在孤山上,感受到春天的迟来与梅花的孤寂,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木兰花慢》是张翥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开篇以“压西湖千树”引入,展现了西湖春天的繁华景象,传达出一种对美好往昔的怀念。诗人在描绘景色时,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展现出一种孤独感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渴望。
接下来,诗人提到“向柳外停桡”,形象地描绘了他在柳树边静静等待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哀伤的氛围。通过对“瀛洲旧时月色”的回忆,诗人展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揭示了时光的流逝带来的无奈与荒凉。
“天上梨花成梦,江南桃叶移根”一句,借用梨花和桃叶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渴望,然而现实却是“如今憔悴客愁村”,诗人身处的环境却让他感到无比的愁苦。
全诗最后,诗人希望能够与友人再度相聚,醉于美酒之中,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美好瞬间的向往。整首词的情感真挚而细腻,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元代文人的高雅情趣和深邃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压西湖千树,曾几度,为携尊。”:描绘了西湖美丽的春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饮的美好回忆。
- “向柳外停桡,苔边待鹤,酒熟诗温。”:描写了静谧的环境,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 “瀛洲旧时月色,怅荒凉惟有数枝存。”:回忆往昔时光的美好,感到现实时光的荒凉。
- “天上梨花成梦,江南桃叶移根。”:借助梨花和桃叶的意象,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如今憔悴客愁村。”:表达自己在愁苦中的孤独感。
- “甚岁晚春迟,角寒笛晓,雪暗云昏。”:描绘了春天的迟到和忧伤的氛围。
- “登临不甚寄目,但青山隐隐月纷纷。”:表达对远方景色的模糊感和思念。
- “再约与君同醉,从他啄木敲门。”:渴望与友人再聚,共享美好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梨花比作梦境,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拟人:将“啄木”拟人化,增添了生动的情景。
- 对仗:句式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同时展现了友情的珍贵和人生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湖:象征着美丽与宁静,承载着诗人的回忆。
- 柳树:象征着柔情与思念。
- 梅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代表诗人心中向往的美好。
- 青山:象征着自然的永恒与不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瀛洲”指的是什么?
- A. 仙岛
- B. 山川
- C. 江河
- D. 城池
-
诗人希望与朋友再度相聚,主要是因为:
- A. 期待美酒
- B. 感到孤独
- C. 喜欢春天
- D. 眷恋自然
-
“天上梨花成梦”中的“梦”指代的是:
- A. 过去的美好时光
- B. 对未来的憧憬
- C. 对友情的期待
- D. 自然的幻象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更加细腻,情感更为内敛。
- 苏轼《水调歌头》:通过对月的描写,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主题相似但情感表现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