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梵文唵字唐玄宗书并读 其一》

时间: 2025-01-26 00:53:24

鹤立蛇形势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

龙盘梵质层峰峭,凤展翔仪乙卷收。

正觉印同真圣道,邪魔交秘绝踪由。

儒门弟子应难识,碧眼胡僧笑点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鹤立蛇形势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
龙盘梵质层峰峭,凤展翔仪乙卷收。
正觉印同真圣道,邪魔交秘绝踪由。
儒门弟子应难识,碧眼胡僧笑点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高耸入云的境界,像鹤一样高立,而蛇的形势却尚未消散。五天的文字让鬼神感到忧愁。龙的形态如同盘绕的梵文,层峦叠嶂,显得十分险峻;而凤则在高空中展翅飞翔,像是把卷轴收起。正觉的印记与真实的圣道相同,邪魔的踪迹却在秘境中消失。儒家的弟子们应该很难理解这些,而眼睛碧蓝的胡僧则会微笑点头。

注释

  • 鹤立:指高高在上,如鹤一般的姿态。
  • 蛇形势未休:暗指某种纷扰和不安的局面尚未平息。
  • 五天文字:可能指的是五种文化或哲学思想,给人带来困扰。
  • 龙盘梵质:龙象征着力量,盘绕的梵文代表着佛教深奥的哲理。
  • 正觉印:正觉是指觉悟,真圣道则为真实的修行道路。
  • 邪魔交秘:指邪恶的力量隐藏在某个秘密之中。
  • 碧眼胡僧:指的是外国的僧侣,可能是指某种智慧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隆基(685年-762年),唐朝皇帝,亦称唐玄宗。他是唐朝的第六位皇帝,以其开明的政治和对文化艺术的重视而著称。李隆基在位时期,国力强盛,文化繁荣,被誉为盛唐时期的代表人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李隆基对佛教的思考与探讨中写成的,反映了他对于佛教文化的敬仰以及对儒家思想的复杂态度。诗中涉及的意象和哲理,展现了他在宗教和哲学上的深度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性,引发了读者的深入思考。开头两句通过鹤与蛇的对比,展现出一种高低之分,暗示了高尚与卑微、智慧与愚昧的对立。接下来的描述则将目光投向了更高的文化与精神境界,尤其是佛教的教义与哲学。龙与凤的象征不仅仅指代神话中的生物,更是对力量与优雅的结合体的寄托。诗中反复出现的“正觉”和“邪魔”则揭示了诗人对真理与幻象、善与恶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在修辞上运用了多种手法,如对仗、比喻等,使得诗歌的结构紧凑而富有韵律感。最后一句中提到的“碧眼胡僧”则引导读者思考文化的交融与理解的差异,展现了诗人追求真理的执着与对多元文化的包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鹤立蛇形势未休:鹤高高在上,象征着高洁与清明,而蛇则暗示着阴险和混乱。
  2. 五天文字鬼神愁:五天的文字象征着文化的复杂性,而“鬼神愁”则表达了对这种复杂性的忧虑。
  3. 龙盘梵质层峰峭:龙的形态与梵文的结合,传达了佛教思想的深刻与险峻。
  4. 凤展翔仪乙卷收:凤在天空中翱翔,象征着自由与高雅,乙卷可能指代某种经典。
  5. 正觉印同真圣道:正觉与真理的共鸣,强调了修行的真实意义。
  6. 邪魔交秘绝踪由:邪恶的力量隐藏不见,暗示着人们对真理的追寻。
  7. 儒门弟子应难识:儒家弟子对这些深邃的道理感到困惑。
  8. 碧眼胡僧笑点头:外来的僧侣对此感到明白,象征着文化与智慧的交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鹤立蛇形”,用生动的形象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诗中上下句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龙、凤、鹤、蛇等意象不仅具象化了情感,也引发了更深层的文化与哲学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真理与幻象、智慧与愚昧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包容。在对佛教与儒家思想的反思中,李隆基传达出对真理的追求与对智慧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象征着高洁、纯净。
  • :象征着阴险、混乱。
  • :象征着力量与权威。
  • :象征着优雅与自由。
  • 碧眼胡僧:象征着外来文化与智慧的代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鹤”象征什么?

    • A. 高洁
    • B. 阴险
    • C. 力量
  2. “五天文字鬼神愁”中的“五天”可能指代什么?

    • A. 五种文化
    • B. 五个方向
    • C. 五个季节
  3.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碧眼胡僧”代表什么?

    • A. 外来的智慧
    • B. 本土的文化
    • C. 传统的教义

答案

  1. A. 高洁
  2. A. 五种文化
  3. A. 外来的智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与李隆基的这首诗在主题上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但李白更偏向于豪放与洒脱,而李隆基则更注重哲理的探讨与文化的交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李隆基与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