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登太行山中言志》

时间: 2025-01-11 07:42:54

清跸度河阳,凝笳上太行。

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白雾埋阴壑,丹霞助晓光。

涧泉含宿冻,山木带馀霜。

野老茅为屋,樵人薜作裳。

宣风问耆艾,敦俗劝耕桑。

凉德惭先哲,徽猷慕昔皇。

不因今展义,何以冒垂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跸度河阳,凝笳上太行。
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白雾埋阴壑,丹霞助晓光。
涧泉含宿冻,山木带馀霜。
野老茅为屋,樵人薜作裳。
宣风问耆艾,敦俗劝耕桑。
凉德惭先哲,徽猷慕昔皇。
不因今展义,何以冒垂堂。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车队渡过河阳,悠扬的笳声响起在太行山上。
火光映照着鸟道,铁骑环绕着羊肠小道。
白雾掩盖了深壑,丹霞映照着晨光。
涧水中含着昨夜的寒冰,山中的树木还带着残霜。
乡下老人用茅草搭成屋子,樵夫则用薜荔做衣裳。
向风询问年长者,敦厚的民俗鼓励耕种与桑树。
对先哲的清德感到惭愧,向往昔日的兴盛。
如果不因今天展现抱负,如何敢在高堂之下自夸?

注释:

  • 清跸:清晨的车队。
  • 凝笳:笳声凝聚,形容音乐悠扬。
  • 火龙:这里指的是火光照亮的道路。
  • 铁骑:骑兵。
  • 羊肠:形容道路狭窄蜿蜒。
  • 丹霞:晨曦时分的红色云霞。
  • 涧泉:山涧中的泉水。
  • 宿冻:昨夜的冰冻。
  • 樵人:砍柴的人。
  • :一种植物,用于编织衣物。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其表达的理想与追求,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这种情感在唐代文学中尤为常见,尤其是在李隆基所处的盛唐时期,文人常借助山水景色抒发志向与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隆基(685年-762年),即唐玄宗,唐朝著名的皇帝,号称“开元盛世”的缔造者。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还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创作了不少流传后世的诗篇。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应是在李隆基登上太行山时,表达其壮志豪情和对山川壮丽的赞美,同时反映了他对农业、民生的关心。

诗歌鉴赏:

本诗描绘了太行山的壮丽景色,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先哲的崇敬。诗中通过清晨的宁静、晨雾的缭绕,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人生的哲理。李隆基在诗中关注民生,提到樵人和乡老,表现出对基层百姓生活的关心,反映了他作为皇帝的责任感。诗的最后两句则点出了诗人对于今朝使命的思考,提醒自己不应忘记理想与责任。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体现了李隆基作为诗人的深邃思想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清跸度河阳:清晨的车队渡过河阳,展现出一种清新和活力。
  2. 凝笳上太行:笳声悠扬,渲染出一种气氛,表明诗人心情的愉悦。
  3. 火龙明鸟道:火光照亮了鸟道,象征着前途的光明。
  4. 铁骑绕羊肠:骑兵环绕着狭窄的小道,暗示着险峻的旅程。
  5. 白雾埋阴壑:白雾覆盖阴暗的山谷,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6. 丹霞助晓光:红霞映衬着晨光,象征着希望和新生。
  7. 涧泉含宿冻:涧水中还有残留的冰,反映出自然的清新。
  8. 山木带馀霜:山中的树木仍带着霜,象征着坚韧与生命力。
  9. 野老茅为屋:乡下老人的茅屋,反映出质朴的生活。
  10. 樵人薜作裳:樵夫用植物为衣,象征着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1. 宣风问耆艾:与年长者交流,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12. 敦俗劝耕桑:鼓励民众从事农业,体现出对民生的关注。
  13. 凉德惭先哲:对先贤的德行感到惭愧,体现了自我反省。
  14. 徽猷慕昔皇:向往昔日的盛世,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15. 不因今展义:不因今时展现抱负,提醒自己对理想的坚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火龙明鸟道”,通过比喻生动描绘了光明与希望的前景。
  • 拟人:如“宣风问耆艾”,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先哲的敬仰,最终回归到对自身理想与责任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体现出他作为一位统治者的情怀与责任感,呼喊出对未来的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跸:象征着朝气蓬勃的生活。
  • 火龙: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 白雾:象征着神秘与未知。
  • 丹霞:象征着美好与希望。
  • 樵人:象征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劳动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清跸”指的是什么?
    A. 清晨的车队
    B. 夜晚的灯光
    C. 中午的阳光

  2. “白雾埋阴壑”中“阴壑”指的是什么?
    A. 光明的山谷
    B. 阴暗的地方
    C. 暖和的地方

  3. 诗中提到的“樵人”是指:
    A. 砍柴的人
    B. 织布的人
    C. 农夫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可以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王维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倾向于表现个人的情感与哲理,而李隆基则更强调理想与责任,展现了不同的思想深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隆基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