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鶺鴒颂》
时间: 2025-01-11 08:07: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鶺鴒颂
作者: 李隆基 〔唐代〕
伊我轩宫,奇树青葱,蔼周庐兮。
冒霜停雪,以茂以悦,恣卷舒兮。
连枝同荣,吐绿含英,曜春初兮。
蓐收御节,寒露微结,气清虚兮。
桂宫兰殿,唯所息宴,栖雍渠兮。
行摇飞鸣,急难有情,情有馀兮。
顾惟德凉,夙夜兢惶,惭化疏兮。
上之所教,下之所效,实在予兮。
天伦之性,鲁卫分政,亲贤居兮。
爰游爰处,爰笑爰语,巡庭除兮。
观此翔禽,以悦我心,良史书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宫廷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诗中提到奇特的树木郁郁葱葱,环绕着华丽的宫殿。它们在寒霜和雪中依然生机勃勃,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诗人感叹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寒露时节,空气清新而宁静,令人心旷神怡。在华美的宫殿中,诗人享受着宁静的宴会生活,悠然自得。即使在急难时刻,情感依然丰富。诗人谦虚地反思自己的德行,夜以继日地保持警觉,感到惭愧。作者强调了上层社会的教导和下层的效仿,体现了社会的和谐。诗中提到的亲情与贤德,表现了对美好德行的向往。在游玩和交谈中,作者感受着生活的乐趣,最后以鸟儿的翱翔来表达内心的愉悦。
注释
- 轩宫:指高大华丽的宫殿。
- 青葱:形容树木茂盛。
- 恣卷舒:随意地展开和收起,形容树木的生长状态。
- 寒露微结:指寒露时节,空气中的湿气凝结。
- 桂宫兰殿:指华丽的宫殿,桂花和兰花的象征。
- 翔禽:飞翔的鸟,象征自由与愉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隆基(685年-762年),唐朝皇帝,年号开元,是唐玄宗。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达到巅峰,尤其是音乐、舞蹈和诗歌等领域,均有卓越的贡献。李隆基本人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留下了大量诗作。
创作背景
《鶺鴒颂》创作于李隆基的统治时期,正值唐朝盛世。诗中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和谐。
诗歌鉴赏
《鶺鴒颂》是一首典雅而富有诗意的作品,诗人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他对宫廷生活和自然的深刻感受。通过“奇树青葱”、“寒露微结”等描绘,诗人将宫殿的华丽与自然的生机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诗中的“急难有情”一语,突显了即使在困境中,人也能保持情感的丰富与深刻,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与哲思。
同时,诗中“顾惟德凉,夙夜兢惶,惭化疏兮”表露出作者对自身德行的反思,表现出一种谦卑与自省的态度。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不仅是对自然与生活的赞美,更是一种对自我修养与道德追求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德行的重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伊我轩宫:指代作者所在的高大宫殿,表现出其华丽与庄严。
- 奇树青葱:描绘宫廷周围树木的茂盛,生机盎然。
- 蔼周庐兮:形容宫殿周围环境的优美。
- 冒霜停雪,以茂以悦,恣卷舒兮:尽管经历寒霜与雪,树木依然生长茂盛,给人以愉悦的感觉。
- 连枝同荣,吐绿含英,曜春初兮:春天来临,树枝共同繁荣,展现出生命的活力。
- 蓐收御节,寒露微结,气清虚兮:描绘寒露时节,空气清新而宁静。
- 桂宫兰殿,唯所息宴,栖雍渠兮:在华美的宫殿中享受宁静的宴会。
- 行摇飞鸣,急难有情,情有馀兮:在急难中也能感受到丰富的情感。
- 顾惟德凉,夙夜兢惶,惭化疏兮:反思自身德行,夜以继日保持警觉。
- 上之所教,下之所效,实在予兮:强调社会的教化与效仿。
- 天伦之性,鲁卫分政,亲贤居兮:赞美亲情与贤德,反映和谐的社会关系。
- 爰游爰处,爰笑爰语,巡庭除兮:在游玩与交谈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 观此翔禽,以悦我心,良史书兮:鸟儿的飞翔给作者带来愉悦,象征自由与喜悦。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描绘自然与宫廷的和谐,寓意人生的美好。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性,增强情感的表现。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宫廷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个人德行的反思,展现了唐代文化的繁荣与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奇树: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美好。
- 桂宫兰殿:代表着华丽与高贵的生活。
- 翔禽:象征自由与快乐,反映诗人内心的愉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奇树青葱”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 A. 树木枯萎
- B. 树木茂盛
- C. 树木凋零
- D. 树木稀疏
-
李隆基在诗中反思了什么?
- A. 自然的变化
- B. 自己的德行
- C. 宫廷的生活
- D. 社会的变迁
-
诗中提到的“寒露微结”描述了什么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绘春天美景,情感细腻。
- 《静夜思》(李白):表达思乡之情,意境深远。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同样描绘自然与人生的感悟,但更显沉重与忧思。
- 《早发白帝城》(李白):表现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与壮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隆基与唐代文化》
- 《古典诗词欣赏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