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崔日知往潞州》

时间: 2025-01-11 02:00:56

潞国开新府,壶关宠旧林。

妙旌循吏德,持悦庶氓心。

礼乐中朝贵,神明列郡钦。

扬风非赠扇,易俗是张琴。

藩镇讴谣满,行宫雨露深。

会书丞相策,先赐颍川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赐崔日知往潞州
潞国开新府,壶关宠旧林。
妙旌循吏德,持悦庶氓心。
礼乐中朝贵,神明列郡钦。
扬风非赠扇,易俗是张琴。
藩镇讴谣满,行宫雨露深。
会书丞相策,先赐颍川金。

白话文翻译

赐予崔日知前往潞州的恩典:
潞国新建了府邸,壶关的旧林受到宠爱。
美好的旌旗遵循了官吏的德行,让百姓心中愉悦。
礼乐在朝中显贵,神明也尊重各州郡。
扬风并非只为赠送扇子,而是借以改变风俗,像弹琴一样。
藩镇之地谣言满天飞,行宫里却雨露滋润深厚。
我会书写丞相的策文,先赐予颍川的金子。

注释

  • 潞国:古地名,今山西潞城。
  • 壶关:古称,指潞州境内的山林。
  • 妙旌:美妙的旗帜,象征官吏的德行。
  • 庶氓:百姓,民众。
  • 礼乐:指礼仪和音乐,古代社会中十分重要的文化。
  • 扬风非赠扇:不是单纯的送扇子,而是意味着要改善风俗。
  • 藩镇:地方的军阀或权臣,常常与中央政权对立。
  • 行宫:皇帝出行时居住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隆基(685年-762年),即唐玄宗,是唐朝第六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达到高峰。李隆基不仅是一位出色的统治者,还是一位有深厚文化素养的诗人。

创作背景

《赐崔日知往潞州》写于李隆基统治时期,反映了当时政治的清明与地方治理的良好。诗中提到的“潞国”是李隆基对地方官员的关心,表现了他希望通过良好的治理来安抚民心的愿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潞州为背景,展现了唐代政治清明、百姓安乐的理想状态。诗中首先描绘了潞国的新府和壶关的旧林,表现出李隆基对地方发展的关心与赞美。接着,诗人提到“妙旌循吏德”,说明官员的品德应当受到重视,从而赢得民心,体现了“以德治国”的治国理念。

“礼乐中朝贵,神明列郡钦”一联表现出朝廷对礼乐文化的重视,说明了文化在治理中的重要性。诗中的“扬风非赠扇,易俗是张琴”则阐明了改变风俗的意义,不仅仅是表面的赠礼,而是实质上的文化引导。

后半部分提到的“藩镇讴谣满,行宫雨露深”则显示了李隆基对藩镇权力的警惕和对行宫的关注,反映出他希望国家政治稳定、民众安定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邃,体现了李隆基作为皇帝对国家和民众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潞国开新府:描绘了潞州新建的府邸,象征着地方治理的进步。
  2. 壶关宠旧林:表现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重视。
  3. 妙旌循吏德:强调了官员应以道德行为来影响民众。
  4. 持悦庶氓心:希望官员能让百姓感到愉悦与满足。
  5. 礼乐中朝贵:礼仪和音乐在朝廷中受到重视,体现文化的重要性。
  6. 神明列郡钦:神明在各郡也受到尊重,显示对地方的关心。
  7. 扬风非赠扇:改变风俗不是表面的赠送,而是深入的文化引导。
  8. 易俗是张琴:用音乐来改变风俗,暗示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9. 藩镇讴谣满:指出藩镇的不满与谣言,显示政治的不稳定。
  10. 行宫雨露深:行宫得到的恩泽很深厚,象征地方治理的良好。
  11. 会书丞相策:诗人将会书写丞相的策文,表明对治国方略的关注。
  12. 先赐颍川金:优待地方官员,展现对地方治理的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扬风非赠扇”,用扇子比喻风俗的改变。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多为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象征:如“妙旌”象征着良好的政治风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李隆基对地方治理的关心,强调了道德、文化和民生的重要性,体现了他作为皇帝的责任感和对国家未来的期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府: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 旧林:代表了传统与历史的延续。
  • 妙旌:象征着良好的治理和官德。
  • 庶氓心:代表民众的安定与幸福。
  • 礼乐:文化的象征,体现了社会的文明程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潞国”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山西
    B. 河北
    C. 河南
    D. 四川

  2. “扬风非赠扇”中,诗人想表达什么? A. 赠送扇子
    B. 改变风俗
    C. 送礼的意义
    D. 享受生活

  3. 诗中提到的“礼乐”主要指的是什么? A. 食物
    B. 音乐和礼仪
    C. 书籍
    D. 建筑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李隆基的《赐崔日知往潞州》更侧重于政治理想和文化治理,而杜甫更多地表现出对国家动荡和民生困苦的深切关怀。两者虽然风格不同,却都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不同面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诗文大辞典》
  • 《李隆基与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