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送春》
时间: 2025-01-27 04:01: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百字令 送春
作者: 胡骥 〔清代〕
落红飞絮,又匆匆催过一年三月。客里风光容易改,正恼花开时节。雁去春前,人迟雁后,此意凭谁说。梦回天晓,几声深树啼鴂。来问水榭东头,同人都在,小语春风别。逝者如斯谁挽得,倒转银河千叠。料道明年,依然好在,心眼从新热。却教春笑,鬓边添了华发。
白话文翻译:
落花和飞絮,匆匆间又过去了一年三个月。客居他乡的风光变化无常,正是在花开时节令人烦恼。大雁在春天之前已飞去,我却在它之后迟迟未归,这种心情又能与谁诉说呢?梦里回到天明时分,听见深树中几声杜鹃的啼鸣。来问水榭东头的朋友们,大家都在,轻声向春风道别。逝去的时光如流水般无法挽留,若能倒转银河千叠也无济于事。想必明年依然会好,但心中情感却重新燃起了热情。春天却在嘲笑我,鬓边已经添了白发。
注释:
- 落红:指春天花瓣的飘落。
- 飞絮:指柳絮等随风飘落的现象。
- 催过:催促着时间的流逝。
- 雁去春前:指候鸟大雁在春天来临之前已飞去。
- 水榭:水边的楼阁,通常是一个休闲的地方。
- 心眼从新热:指心中情感重新变得热烈。
- 华发:白发,暗示了年龄的增长。
典故解析:
- 杜鹃啼鸣:传统上杜鹃被认为是春天的象征,而其悲鸣则常与离别、思念相联系。
- 银河千叠:指空间的宽广和时间的不可逆转,表现出对过往时光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胡骥,清代诗人,以风雅的词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春秋题材,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之际,正值花开之时,诗人身处异地,借景抒情,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百字令 送春》是一首充满感伤与哲思的词作,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开篇的“落红飞絮”便营造出了一种凄美的氛围,暗示着春天的短暂与美好。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自己,感叹在异乡的孤独和时间的流逝,仿佛春天的花开花落都与自己息息相关。
“雁去春前,人迟雁后”,这句诗不仅仅是对时间流逝的描写,更是对自己人生境遇的反思。大雁早已飞往春天,而自己却滞留,似乎在暗示一种无奈与失落。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结合,表现出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尤其是“心眼从新热”这一句,展现了即使经历了时间的流逝,内心的热情依然存在。
结尾的“鬓边添了华发”则是对岁月带来的改变的直白表达,既有对青春流逝的感叹,也有对年华无情的接受。整首词在抒情与叙事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生命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落红飞絮:描绘春天的景象,衬托出时间的流逝。
- 又匆匆催过一年三月:感叹时间飞逝,转瞬即逝。
- 客里风光容易改:在他乡的生活,风光变幻无常。
- 正恼花开时节:在花开的美好时节,心中却有烦恼。
- 雁去春前,人迟雁后:用大雁的迁徙比喻人们的归期。
- 此意凭谁说:表达孤独无奈的心情。
- 梦回天晓,几声深树啼鴂:梦中回到现实,听见杜鹃的啼鸣。
- 来问水榭东头,同人都在:寻找旧友,感受到春天的氛围。
- 逝者如斯谁挽得:感叹时光如流水,无法挽留。
- 倒转银河千叠:即使能回到过去也无济于事。
- 料道明年,依然好在:展望未来,期待春天的美好。
- 心眼从新热:内心的情感依旧热烈。
- 却教春笑,鬓边添了华发:春天的美好与自己的苍老形成对比,感到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流水,表现其无情。
- 拟人:将春天拟人化,使其“笑”人,增加情感的温度。
- 对仗:如“雁去春前,人迟雁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表现出诗人对生命和岁月的深刻思考。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内心的情感依然存在,反映出人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红:象征着春天的结束与生命的脆弱。
- 飞絮:代表着流逝的时光,轻盈而无所依附。
- 雁:象征着归属与思乡之情。
- 水榭:寓意着亲情与友谊的交流。
- 华发: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衰老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落红”指的是什么?
- A. 春天的花瓣
- B. 秋天的落叶
- C. 夏天的果实
-
“逝者如斯谁挽得”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时间的无奈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友人的思念
-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爱情的追忆
-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C. 对家乡的思念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鸟鸣涧》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胡骥的《百字令 送春》均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但李白更倾向于对孤独的抒发,而胡骥则更注重对春天的感伤和回忆。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