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帅初浙西回及得新居三首》
时间: 2025-01-27 05:10: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家有图书便不贫,一湾门径碧溪滨。
山林深密宜今世,梅竹婆娑似故人。
少闭柴门延野叟,多营菜圃慰脾神。
几年役役方休息,收放浑如一钓纶。
白话文翻译
家里有书籍就不会贫穷,门前有一条碧绿的溪流。
山林深邃茂密,适合当今的生活,梅树和竹子摇曳,像老朋友一样。
少关柴门,延请乡间的老人,多经营菜园,来慰藉心灵。
经过几年辛苦劳作,终于能够休息,生活就像抛出钓线一样随意。
注释
字词注释
- 图书:书籍,指知识的载体。
- 碧溪:清澈的溪水,形容环境优美。
- 婆娑:形容摇曳、舞动的样子。
- 野叟:乡间的老人,象征自然生活中的智慧与宁静。
- 菜圃:种植蔬菜的地方,象征自给自足的生活。
- 役役:辛勤劳作,形容忙碌的状态。
- 钓纶:钓鱼的线,象征生活的随意与自由。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梅竹婆娑”可以看作对自然的亲切描写,梅竹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高洁和坚韧;“少闭柴门”则反映了诗人对外界的开放态度,体现了一种归隐田园的生活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字子明,号梦溪,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作品多描绘乡村生活和自然风光,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获得新居之际,表达了他对新居环境的满意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正值宋代,社会动荡,但文人们依然向往田园的宁静与安逸。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新居的环境,展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生活。开篇通过“家有图书便不贫”直入主题,说明知识的价值超过物质的富裕。随后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写景抒情,展现出一幅和谐的田园画面:碧溪、深密山林、摇曳的梅竹。这些意象不仅营造了宁静的生活环境,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满足与安宁。
而“少闭柴门延野叟,多营菜圃慰脾神”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向往。他希望打开家门,欢迎乡间的老人,交流生活的智慧,同时通过经营菜园来滋养身心。这种生活态度,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世俗烦扰的逃避与对理想乡村生活的追求。
最后两句“几年役役方休息,收放浑如一钓纶”则是对劳作的总结,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与从容,仿佛一切都可以随心所欲。这种洒脱的态度让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营造出一种理想的居住状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家有图书便不贫:家里有书籍,意味着精神富裕,不在于物质的贫乏。
- 一湾门径碧溪滨:门前有一条清澈的溪流,描绘了自然的美丽。
- 山林深密宜今世:深邃的山林,适合当今世人安居乐业。
- 梅竹婆娑似故人:梅竹摇曳,似乎在与人亲切交谈,营造和谐气氛。
- 少闭柴门延野叟:少关上柴门,欢迎乡间的老人,体现开放的生活态度。
- 多营菜圃慰脾神:多种植蔬菜,来安慰心灵与神志,表现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几年役役方休息:经过几年的辛勤劳作,终于可以休息。
- 收放浑如一钓纶:生活就像钓鱼一样,随意而自在,表现了对生活的洒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钓鱼,表现了对自由的向往。
- 拟人:梅竹的“婆娑”赋予植物以生命,增强了自然的亲切感。
- 对仗:如“少闭柴门”和“多营菜圃”,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强调知识和精神的富足,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生活方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图书:象征知识和文化,体现精神富裕。
- 碧溪:象征自然、美好,营造宁静的环境。
- 山林:代表自然的深邃与丰饶,给人以归属感。
- 梅竹:象征友谊与高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 菜圃:象征自给自足的生活和对自然的依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认为有何东西可以让人不贫?
A. 物质财富
B. 书籍
C. 朋友 -
诗中提到的“碧溪”象征什么?
A. 忧愁
B. 自然的美好
C. 城市的繁华 -
“收放浑如一钓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努力拼搏
B. 随意自在
C. 追求名利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 陶渊明《饮酒》:表达对自然与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比较陈著与王维的作品,两者都描绘田园生活,但王维更注重意境的深远,而陈著则更直接表达对生活的满足与豁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选录了大量宋代诗人的经典作品。
- 《陶渊明集》:了解陶渊明的田园诗与生活哲学。
- 《王维诗选》:深入理解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