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梦回莺啭。催起情还懒。画了娥眉云鬓绾。已自卖花声远。韶光暗里消磨。闲愁可奈春何。燕子也怜人病,去来频拂帘波。
白话文翻译:
梦中回到那黄莺啼叫的时光,唤起我懒惰的情绪。眉如画,发如云,依然梳理得妩媚动人。那卖花的声音早已远去,光阴在暗处悄然流逝。闲愁无奈,春天又能给我带来什么呢?连燕子都怜惜我的病痛,时常来回轻拂着帘子。
注释:
- 梦回莺啭:梦中回到黄莺鸣叫的场景。
- 情还懒:情感依旧懒散无力。
- 娥眉:形容美丽的眉毛。
- 云鬓:形容如云般的发型。
- 卖花声远:指那种卖花的声音已经离我远去。
- 韶光:美好的时光。
- 闲愁:无所事事的忧愁。
- 燕子:燕子常被视为春天的象征。
- 拂帘波:轻轻拂动帘子的波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珊,清代女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作品多描绘生活中的细节与情感。
创作背景:
《清平乐》写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在春日的闲愁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清平乐》是一首表现愁苦与怀念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深切思念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开篇“梦回莺啭”便引入了梦境和情感的交织,黄莺的歌声唤醒了内心的懒惰与无奈。作者通过“画了娥眉云鬓绾”展现了自己对美的追求和渴望,然而美丽的外表并不能掩盖内心的空虚和忧伤。
接下来的“已自卖花声远”则暗示着往昔的繁华与美好已成过往,现实的沉重让人感到无奈。诗中“韶光暗里消磨”更是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伤。春天本应是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但在诗人的笔下却是“闲愁可奈春何”,流露出一种对春光的渴望与失落。
最后以“燕子也怜人病,去来频拂帘波”收尾,燕子的出现不仅是春天的象征,更是对作者病痛的关怀,增强了整首词的情感深度。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了浓浓的愁绪,展现了清代女性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过往的追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梦回莺啭:用梦境引入,营造出一种悠然的氛围。
- 催起情还懒:反映出一种情感的复杂性,既有怀念又有慵懒。
- 画了娥眉云鬓绾:通过美的描写,展现出对自身形象的关注。
- 已自卖花声远:暗示过去的繁华已不再,内心的失落感加重。
- 韶光暗里消磨: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惋惜。
- 闲愁可奈春何:春天的到来也无法驱散内心的忧愁。
- 燕子也怜人病:燕子象征春天,对作者的关怀与同情。
- 去来频拂帘波:燕子的出现仿佛在与诗人共鸣,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韶光暗里消磨”形象地描绘时间的流逝。
- 拟人:燕子被赋予了怜悯的情感,使得自然与人的情感相连。
- 对仗:如“梦回莺啭,催起情还懒”,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中闲愁的无奈与失落。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出一种深刻的生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莺:象征春天,代表美好时光。
- 娥眉:象征美丽与青春。
- 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也是对人们情感的关怀。
- 韶光:象征时间,尤其是美好的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卖花声远”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的声音
B. 过去的繁华已不在
C. 春天的声音 -
“燕子也怜人病”中的“病”指的是什么? A. 身体的病痛
B. 心灵的痛苦
C. 生活的困扰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喜爱
B. 对过往美好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 苏轼《水调歌头》:通过对月的描写,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对比:
- 陆珊的《清平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
- 两者都表现了女性对爱情与生活的细腻感受,但陆珊更多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李清照则充满了对爱情的追忆与渴望。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陆珊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