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时间: 2025-01-26 23:31:57

瘦蝶撩人扑纸窗。

一林枫叶染轻霜。

烟涵松翠侵鬟翠,风送橙香浥袖香。

临水曲,感情长。

梧桐瑟瑟晚来凉。

篱边又报深秋信,丛菊枝头已绽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瘦蝶撩人扑纸窗。一林枫叶染轻霜。
烟涵松翠侵鬟翠,风送橙香浥袖香。
临水曲,感情长。梧桐瑟瑟晚来凉。
篱边又报深秋信,丛菊枝头已绽黄。

白话文翻译

一只瘦弱的蝴蝶轻轻地在纸窗上扑打,窗外一整片枫树林的叶子已经染上了淡淡的霜白。烟雾缭绕中,松树的青翠映衬着发髻的青色,微风送来橙子的香气,浸润着我的衣袖。沿着水边的曲道,情感愈加深长。梧桐树在傍晚轻轻摇曳,带来一丝凉意。篱笆边又传来深秋的信号,丛中的菊花枝头已经绽放出金黄的花朵。

注释

  • 瘦蝶:形容蝴蝶瘦弱,给人轻盈、脆弱的感觉。
  • 纸窗:窗户用纸糊成,古代常见的建筑形式。
  • 染轻霜:形容枫叶被初霜染上了淡淡的白色。
  • 烟涵松翠:烟雾笼罩,松树的青色更显得深邃。
  • :沾湿,形容香气浸润衣袖。
  • 临水曲:水边的曲折小路。
  • 瑟瑟:形容梧桐树在晚风中轻轻摇曳的声音。
  • 深秋信:深秋的气息或迹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德蘋,清代女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独特的女性视角受到赞誉。她的诗作常常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鹧鸪天”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敏感观察和对季节变迁的深切感受。写作于深秋,诗人通过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流逝和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深秋时节自然的美丽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开篇的“瘦蝶撩人扑纸窗”便营造出一种轻盈而又带有些许忧伤的氛围,蝴蝶作为脆弱的生命,映射出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接着,诗中描绘的“枫叶染轻霜”,通过色彩的对比和季节的变化,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来临,象征着生命的成熟和结束。

“烟涵松翠侵鬟翠”一句,采用了“烟”和“松”两种意象的结合,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给人以深远的联想。这里的“鬟翠”不仅是对美人发髻的描写,也可以理解为对青春和美丽的感慨,暗示了美好事物的易逝。

诗的后半部分,随着“临水曲,感情长”的诗句,情感渐深,描绘了诗人对过往情感的怀念和依恋。最后的“丛菊枝头已绽黄”则是对生命轮回和秋冬交替的哲学思考,菊花在这个时节的绽放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让人感受到生生不息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之美,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深沉情感和对生命的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瘦蝶撩人扑纸窗:描述蝴蝶轻盈地在窗前飞舞,给人以吸引的感觉。
  • 一林枫叶染轻霜:描绘秋天的枫树林,枫叶被霜染上了色彩,象征着季节的变迁。
  • 烟涵松翠侵鬟翠:烟雾笼罩着青松,突显出松树的深绿与发髻的青色互相映衬,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 风送橙香浥袖香:微风送来橙子的香气,沾染在衣袖上,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
  • 临水曲,感情长:描绘水边的曲径,引发长久的情感思考。
  • 梧桐瑟瑟晚来凉:晚风中梧桐声声,暗示着季节的变换与内心的凉意。
  • 篱边又报深秋信:篱笆旁传来深秋的信号,意在提示人们注意时光的流逝。
  • 丛菊枝头已绽黄:菊花的开放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对秋天的接受。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瘦蝶”比喻脆弱的生命,暗示了人事的无常。
  • 拟人:通过“风送橙香”、“梧桐瑟瑟”等描写,使自然景物赋予了情感。
  • 对仗:诗中运用对仗的手法,如“烟涵松翠”与“风送橙香”,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与感情抒发,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反映了深秋时节的孤独与思考,同时也传达了对生活细节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美丽和脆弱的生命。
  • 枫叶:代表秋天的来临,象征成熟与衰退。
  • 松树:象征坚韧与长青。
  • 橙香:传递出温暖与丰收的气息。
  • 菊花:象征生命的轮回与坚韧不拔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瘦蝶撩人扑纸窗”中的“瘦蝶”指的是什么? A. 蝴蝶的外形
    B. 生命的脆弱
    C. 秋天的景象
    D. 窗户的材质

  2.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念与感慨
    C. 愤怒
    D. 害怕

  3. “丛菊枝头已绽黄”中的“绽黄”指的是什么? A. 菊花的开放
    B. 秋天的颜色
    C. 生命的结束
    D. 冬天的到来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许德蘋的《鹧鸪天》李白的《静夜思》:前者注重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后者则突出思乡之情。两首诗在表达情感上各有侧重,但都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和对生活细节的观察。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许德蘋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