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其三十九》

时间: 2025-01-26 23:48:14

锦院风来竹叶香。

灯光月色满东窗。

漫教宿吹当筵发,还怕余寒入袖凉。

花正好,日初长。

莫将沉醉换年芳。

珠帘十里春无价,处处楼台燕一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锦院风来竹叶香。
灯光月色满东窗。
漫教宿吹当筵发,还怕余寒入袖凉。
花正好,日初长。
莫将沉醉换年芳。
珠帘十里春无价,处处楼台燕一双。

白话文翻译:

在锦绣的院落里,微风吹来,竹叶散发着清香;灯光和月色洒满了东窗。纵使宿醉未醒,也不免担心余寒会让袖子感到凉意。此时花正盛开,日头也渐渐升高,正是好时光。不要因为沉醉而错过了美好的年华。十里珠帘的春天无价,四处楼台上,双双燕子飞来。

注释:

  • 锦院:装饰华丽的院落,象征富贵。
  • 竹叶香:竹叶的清香,代表自然和清新。
  • 灯光月色:灯光与月光的交辉,描绘出宁静的夜晚情景。
  • 宿吹:宿醉后醒来,头脑昏沉。
  • 余寒:指春天结束时,残留的寒意。
  • 珠帘:装饰用的帘子,象征着富贵人家。
  • 燕一双:春天来临时,燕子成双飞舞,象征幸福。

典故解析:

诗中“灯光月色满东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常见于古代诗词中表达的意境;“珠帘十里春无价”则体现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视,常用来象征富贵和繁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易霖,近代诗人,以擅长词曲著称,尤其在描绘自然风光和生活情趣方面表现出色。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天,诗人在锦院中感受春日的气息,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向往,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优雅生活情景。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生活的美好。开头以“锦院风来竹叶香”引入,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中,灯火与月色交融,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漫教宿吹当筵发,还怕余寒入袖凉”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春寒的感慨,同时也带有一种对生活的哲理思考:即便在欢乐的宴席上,内心仍然对春天的余寒有所畏惧。这种情感的交织,恰恰反映了人生的复杂与矛盾。

在“花正好,日初长”中,诗人感受到春光明媚,日渐漫长,这是一种对生活美好的期待与向往。“莫将沉醉换年芳”则提醒人们珍惜时光,不要沉迷于短暂的欢愉而错过了青春的芳华。最后的“珠帘十里春无价,处处楼台燕一双”将诗的意境推向高潮,表达了春天的珍贵与幸福的象征,燕子的双双飞舞,象征着团圆与美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感情与优美的意象,展现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充满了诗意的哲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锦院风来竹叶香:描绘院落的美丽与自然的气息。
    2. 灯光月色满东窗:营造出一个温馨的夜晚景象。
    3. 漫教宿吹当筵发:表达宿醉后未醒的状态。
    4. 还怕余寒入袖凉:对春寒的感慨与警惕。
    5. 花正好,日初长:春天正好,日子愈发漫长。
    6. 莫将沉醉换年芳:劝诫珍惜时光,不要沉迷。
    7. 珠帘十里春无价:春天的美好是无价之宝。
    8. 处处楼台燕一双:燕子成双,象征幸福与美满。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珠帘十里春无价”,将春天比作无价之宝。
    • 对仗:如“灯光月色”和“花正好,日初长”,形成对称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蕴含着哲理与情感的深度。

意象分析:

  • 锦院:象征着富贵与美好生活。
  • 竹叶香:代表自然清新的气息。
  • 灯光月色:营造出温馨的夜晚气氛。
  • 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与幸福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珠帘十里春”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贫穷
    C) 秋天的到来

  2. 诗人对春寒的感受表现在哪一句?
    A) 灯光月色满东窗
    B) 还怕余寒入袖凉
    C) 花正好,日初长

  3. 诗中提到的“燕一双”象征什么?
    A) 离别
    B) 团圆幸福
    C) 孤独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苏轼的《春宵一刻值千金》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杨易霖的《鹧鸪天》都描绘了夜晚的美好,但李白更侧重于孤独的情感,而杨易霖则强调与春天的亲密与生命的欢乐。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